陰曆五月初五日,俗稱為端午節,相傳是戰國時代,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投汨羅江的日子,後代舉行龍舟兢渡,製作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習俗在中國流傳已久。最近也有人認為五月五日這天,是古代為了驅逐瘟疫而舉行的一種宗教儀式,與屈原並無直接關係。在端午節這一天,為了防治疾病,整理環境衛生,加強宣導,更有意義。
以故都北平的端午節風俗而言,驅瘟防疫方面做得最多,因為北平並不熱衷於龍舟,端午很多風俗均與防疫有關。北平諺語:〝善正月,惡五月〞,提醒大家在夏季來臨時候注意衛生,在明清兩代,屬於皇家的太醫院官員們每到端午節這天,揚旗鼓吹到南海取蟾酥,作為配製紫金錠的原料。這一天家家門首要插菖莆艾葉,經端午晒過的艾葉,煮水洗澡,不生疔毒惡瘡。端千飲雄黄酒,用雄黄酒在小孩臉上額頭寫一個王字,女孩兒家帶香包香囊,住屋四周遍洒雄黄意猶未盡。最後想到兩位對驅邪最具權威的人物,一位是張天師,一位是鍾馗,於是大量印製他們的畫像,沿街叫賣,黄紙硃筆畫像貼在門上,以禳不祥,鐘魁成了人物畫中的素材。
傳說中的鐘馗是鎮壓鬼魅的,人們在端午節把鐘魁請出,無形中成了端午熱門人物,鍾馗的造型可以任意誇張,鬼怪也可以任意配搭,在人物畫中別具一格,比較容易發揮不受侷限。
畫鬼怪的畫家,首推宋代龔開,善畫鐘魁及瘦馬,龔開曾畫過一卷為〝中山出遊圖〞,畫中鐘馗乘坐肩輿,由小鬼抬著,後隨各式小鬼擁護而行,原畫現藏於美國福利爾博物館。清代羅聘也是以畫鬼聞名的,畫鬼魅富於超味,借鬼喻人,借題發揮諷刺時事。
談到端午應節繪畫,九歌圖亦是其中之一,端午節既是屈原投江之日,相傳楚詞九歌為屈原所作,宋代李公麟,曾以九歌為題,用白描畫法,畫成: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等篇。以後到元代趙孟頫和張渥,都依李公麟的藍本,也用白描畫法畫九歌圖,甚至在前面加畫屈原行吟像。
人物畫中嬰戲一門,專畫小孩游戲,畫嬰戲圖首推南宋蘇漢臣,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一幅〝端 陽嬰戲圖〞是蘇漢臣之子蘇焯所作,蘇氏父子先後供職畫院,蘇焯嬰戲得乃父眞傳,極為傳神,畫中有三個小孩,中間小孩手提一蟾,另手執石榴一枝,一孩雙手抱頭,畏懼驚恐之態表露無遺;另一小孩非但不怕,更欲向前爭取此一小蟾,畫中一小孩著背心,二小孩繫肚兜,筆法工細,亦端午景象之一。
端午節畫家多畫〝五瑞圖〞應節,所謂五瑞卽五種時物,如:莆、艾、枇杷、蒜頭、粽子、櫻桃等等,取五種入畫,配置得當亦顧有情趣。中國繪畫重意輕形,畫家以有限筆墨傳達畫意,欣賞者能有所會意。蘇焯所畫〝端陽戲嬰〞,畫中小孩與今日小孩不同,髮式衣著並非現代兒童,但觀象者並未因服飾衣著髮式與現代不合,而消滅了它的意趣,依然受人欣賞。人物畫能表達畫意,欣賞畫的人可以接受這種意趣,就夠了,至於服裝髮式合不合時代,應該是次要的問題。
原文刊於豐年社農業週刊民國七十六年六月一日,第十三卷第二十二期,第三十四頁。
1987/6/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