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顯示具有 吳文彬白描人物畫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吳文彬白描人物畫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白描人物畫集》出版感想

這一部《白描人物畫集》早在去年初就編輯完畢,經朋友好意爲我介紹出版,交稿之後,經過半年之久,連二校都沒做完,一直拖拖拉拉,很顯然是很不耐煩、不願意做,最後終於打退堂鼓,嫌太麻煩不做了,返還了原稿,當初是朋友介紹,現在拖了半年後悔不做了,我們也不能勉強人家,只好認了。

自己想一想,這種只有墨線沒有彩色的人物畫,必然是難以暢銷的,誰願意做賠本生意呢?最後決定用我的退休俸自己出錢印刷,工筆畫會願意列入「工筆畫叢書」,我不是書商沒有發行網,寒舍屋小難存大量書刊,第一版只能印三百部,如此每部平均製版印刷費用就增加很多,既然如此爲什麼堅持出版?這其中原由,要從 六十年前說起:

一九四四年我考入北平藝專,全國只有兩座國立藝專,北平和杭州。入學這一年瞻仰名師風采,親臨受教,如沐春風。進入二年級,暑假未屆,日本戰敗抗戰勝利了,藝專是國立學校,靜待中央接收,一等再等等到新校長到任,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停了國畫改畫素描,說素描是所有藝術的基礎。丟下毛筆改用炭條,站立在畫架前面對石膏模型,在紙上塗炭, 我們都患了水土不服,不知當如何是好,這不是我們的願望,更不想就混個畢業,不如歸去,另謀出路。

一九四八年全家移居台灣,有幸入中央研究院工作,重拾畫筆勤讀畫論,希望找出爲何一定要用西畫改革國畫的原因。大家都承認東方和西方在藝術上各有不同體系,東方藝術尤其是中國傳統繪畫是用「線」造型;西洋繪畫是採取「塊面」造型,兩者完全不同。中國傳統繪畫用毛筆寫「線」,有鉤勒、皴擦、點染的技法和提、捺、頓、挫、中鋒、側鋒、逆鋒的筆法,對墨線造型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質感和量感。墨線的濃淡、疏密、彼此呼應,一幅作品形成節奏感,這些都是單純的「輪廓線」無法表達的。

國畫無論筆法粗細,是寫意的、不是寫實的,不能與真實肖像相提並論,主要在於傳神。所謂「以形寫神」,利用寫形達到傳神目的,謝赫六法中「氣韻生動」不但要有神氣,更要有生動的韻味。因此畫家執筆作畫必須全神貫注一氣呵成,所以說國畫是寫意的。寫意的意字是心上加音,是出自內心由內而發的。藝術作品要能耐人尋味,令人思索回味,才算成功的作品,我們常說「有意思」,除了意還要思索回味。

傳統中國畫中筆墨寫出來的「線」 和素描畫的「輪廓線」完全不同,偶爾拜讀上海人物畫家戴敦邦先生的大作《人物畫技法》,提到很多對素描下功夫的畫家,用毛筆畫人物一定非要先畫素描才能照描,他說:

目前一般流行在青年人物畫家中的創作方法,是先完成一幅非常充分詳實的素描稿,這種素描稿和爲西洋畫創作的素描稿沒有什麼區別,然後再把宣紙蒙上去「拷貝」,再邊鉤墨線邊看素描稿,看看鉤鉤,鉤鉤看看 中華畫創作講究氣勢,畫面效果要給人一種一氣呵成之感,根據素描一點點做出來的中國畫,失去了中國畫的神采與氣勢,等於失去中國畫所給予欣賞者那種應有的激情。

這種從素描摹得的「線」,只是「輪廓線」,不具備國畫的筆墨,更談不到傳神和氣韻生動, 只是個外形而已,不是寫意,也無法耐人尋味。四十年來我教的是傳統畫法,以筆墨爲重,雖然仍不免有人褒貶守舊,但是我確認素描不適合中國傳統畫,它是西洋技術的基礎,不能硬套在一起。我已是八十五歲風燭殘年的老人,能看到戴敦邦先生的鴻論,證明當年我不是負氣出走,悶了六十年的心情終於開朗了許多,這部白描人物是四十年來教學的教材所積存:仕女和高士各一百幅,留給知音的同道,雖然用盡了退休俸出版它,即使不暢銷也是值得的。



-- 原文刊於工筆畫三十八期,20091月。

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吳文彬白描人物畫集

吳文彬白描人物畫集是老爹此生出版的最後一本書。2008年8月出版的,根據版權頁上的資料,僅僅印了300本。老爹其實很可憐,他想出書,可是向來沒有出版商願意幫他出版!以前有過藝術圖書公司的人幫忙,但似乎也是在商言商,沒有賺錢的東西,似乎沒有人有興趣。

這本書也是一樣,說是工筆畫學會出版,但是肯定是老爹自己想辦法自己運作,並且貼錢下去進行的(老爹的創會理事長就是這樣去當的)。從這裡來看,就可以知道他的執著!雖然工筆畫似乎不是主流,關注的人也少,但是他就是不斷的想用自己的力量,推廣工筆畫、推廣線條的形義,並且總是把心思留在學生的身上,因為這兩百幅的人物白描,其目的就是要給大家學習之用。

兩百幅畫,我相信是花費了老爹很多時間!這些畫,還帶去大陸給他的老師與師兄審閱。我記得,去瀋陽見晏少翔老師的時候,老爹還說:我來交作業了!這情景,似乎歷歷在目。如果老爹是那麼在乎世人的評價與金錢,他就應該不會把時間放在這裡,而是去創作大量的作品,去迎合市場的需要。這點,跟老爹的「遺憾」,是完全不同的。

我目前能做的就是繼承老爹的理念,用我的方法,持續的把這些內容,不斷的流傳下去。

封面 封頁 致謝 序頁 版權頁 目錄-仕女 目錄-高士

白描人物集 – 撥阮高士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撥阮高士。

A200

白描人物集 – 撫琴高士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撫琴高士。

A199

白描人物集 – 撫琴高士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撫琴高士。

A198

白描人物集 – 攜琴高士(侍童攜琴)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攜琴高士(侍童攜琴)。

A197

白描人物集 – 攜琴高士(單人)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攜琴高士(單人)。

A196

白描人物集 – 攜琴高士(單人)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攜琴高士(單人)。

A195

白描人物集 – 策仗攜琴高士(侍童攜琴)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策仗攜琴高士(侍童攜琴)。

A194

白描人物集 – 策仗攜琴高士(單人)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策仗攜琴高士(單人)。

A193

白描人物集 – 策仗攜琴高士(單人)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策仗攜琴高士(單人)。

A192

白描人物集 – 策仗攜琴高士(單人)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策仗攜琴高士(單人)。

A191

白描人物集 – 侍童持仗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侍童持仗。

A190

白描人物集 – 策仗高士(雙人)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策仗高士(雙人)。

A189

白描人物集 – 策仗高士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策仗高士。

A188

白描人物集 – 策仗高士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策仗高士。

A187

白描人物集 – 策仗高士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策仗高士。

A186

白描人物集 – 策仗高士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策仗高士。

A185

白描人物集 – 策仗高士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策仗高士。

A184

白描人物集 – 策仗高士

老爹的白描人物集,策仗高士。

A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