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7年3月2日 星期四

山與水

中國山水畫,無論是千巖萬壑,說穿了總離不開一樹一石,有興趣研究山水畫,自然要先從樹石開始。石頭本身沒有固定形狀,沒有生命,但是經過畫家筆下的描寫,它不但有畫理可循,而且富有畫趣。

中國繪畫很少談論光線,這並不一定說中國畫中沒有光線,以畫石頭來說,中國畫家曾經說:〝石分三面,上為陽,左右為陰〞,陽和陰就是指光線而言的,所謂陰陽背向,一塊石頭,陽光從上面照射下來,受光而亮的一面,自然是上面,〝上爲陽〞,左右沒有受到陽光,就成爲陰暗的一面了。

石分三面是最起碼的光線處理,其實一塊石頭完美的構圖,是不止三面的,石頭畫得有趣味,有靈性,不死板,在鈎輪廓時就要注意筆法的運用。畫石頭的筆法應該要比畫樹沉重,最重要的還是用筆的輕重轉折,陽面筆要輕,陰面筆要重,把握這個原則,石頭的輪廓鈎出來,才會有明顯的陰陽向背的感覺。(如圖一)

石頭輪廊鈎出來之後,利用它既有的陰陽明暗的勢態再增加一些石頭的紋理,使得這一塊石頭,更具有實質感覺,這種石頭紋理的畫法叫做〝皴〞。

中國歷代畫家,各有不同的皴法表現不同石質紋理,明朝末年有人把這些皴法作了一次歸納 工作,發現有十多種不同的皴法,最常見的如:披麻皴、牛毛皴、馬牙皴、雲頭皴、荷葉皴、斧劈皴 五花八門,所表現的不過都是石質紋理。(如圖二)

當然一幅山水畫,並非是只一兩塊石頭就可以組成的,必須把大小不同的石頭加以組合聯絡,把沒有生命的石塊,安置在畫面上,要它們有相互顧盼,彼此呼應的感覺,這些組合的方式,不外乎大間小,或是小間大。重中石頭下面要平,平才能穩,如果水中石頭,切忌不能畫成浮於水面。(如圖三)

山和石,在畫法上大同小異,也是先鈎輪廓後加皴,山的陰陽向背,山脈的脈絡貫通,都要 靠皴法的處理。在構圖上,山的形勢有賓有主,互相揖讓,彼此扶持。

談到山,尖形的叫峰,平形的叫頂,圓形的叫巒,相連的叫嶺,有穴的叫岫,峻壁叫崖。除 了尖峰上不宜配置石頭之外,其他的頂、巒,都可以視情況配置一些小石可以增加氣勢。(如圖四)

畫山有所謂三遠的說法:自下向上仰望山巔,是為高遠,山勢要突兀;自前向後窺視,是為深遠;自近處往遠處望,是爲平遠。排山穿石,力憾巨靈,這要靠畫中的水流,因此水泉在山水畫中,佔有重要地位。很多人認為山水畫中,水比較難畫,要畫出有旋環直捷的氣勢,水道兩旁坡石,畫中術語稱作〝水口〞,水口和其他坡石不同,不能畫得〝硬〞,也不能畫得〝軟〞,又不能畫得枯。硬顯得刻板,軟缺乏氛勢,枯顯得乾燥。水口的形成,不但要山石得勢,也要適當的潤澤。(如圖五)

畫中水泉,必有源頭,源頭藏於千巖之中,隱在石縫之中,這些都要靠畫家思考安排。畫有 虛實,水泉的畫法亦有隱有現,有的用石隱住水流,所謂〝垂石隱泉〞,有的用雲隱住水流,謂之〝雲流隱泉〞,水口增加一些石塊,也可以使得泉水的流向有更多方向,所謂〝亂石叠泉〞都是畫水泉的好方法。

清朝名畫家湯貽,對水泉的畫法有很深刻的認識,他說:〝長泉莫直,直泉莫連,短泉少曲,曲泉少掩,明泉勿單,隱泉勿岐,山泉不妨石礙,大泉少使流壅,平泉忌在直衝,叠泉貴乎 氣貫,雲泉似隔不隔,兩泉宜奔愈奔,泉源由分而合〞。

樹、石、山、水,是構成一幅山水畫主要的素材,至於亭台,舟車,小橋,茅亭,塔寺,人物,不過是爲了畫中情趣點景而已。


19830812-圖一 19830812-圖二

原文刊於豐年社農業週刊,約於民國七十二年八月十二日,第九卷第三十六期,第三十頁。
1983/8/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