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山水畫,是最富有出世思想的一種繪畫,所描寫的都是崇山峻嶺,鄉村野趣,沒有喧騰的鬧市,縱有人煙也不過是草堂茅屋,小橋流水,往來人物具是隱居山林的高士。欣賞一幅山水畫,無形之中可以產生一種寧靜無塵的感覺。
元朝山水畫中後世稱爲四大家之一的倪雲林,在他畫的山水畫中,很少畫有人物,一片平遠 清疏的山林,特別產生一種淡泊寧靜的感覺,畫中融入自我,令人神往,這種意境又非一般人可以接受。若是一幅山水畫,加入一二點景人物,對於畫意的理解是非常有幫助的。
山水畫中人物所以稱之爲點景人物,只可點到而已,不能細描細畫,愈簡愈有趣味,用筆要 活潑,每筆之間刪繁就簡,要簡到不可再簡,幾十筆所不能描寫完備的,要一兩筆完成,每一筆要代表更多的筆意,無意不能落筆,要刻畫入微,因此在人物的造形上,必須要抓住人物形象的要點。
〝無目而若視,無耳而若聽〞是山水畫中點素人物起碼的要求。
山水畫中點景人物,要有所謂〝眞靜野樸之風,冠裳簡古,不可臃腫,墨堆形如木偶,行立坐臥,顧吩言語之勢,要氣象生動〞。
畫中以高士,書僮,方外僧道、漁、農、樵、牧等鄉村人物最爲適宜,近年亦有以村婦入畫者,婦女入山水畫學墨更要簡練。
人物入山水畫,如僅一二人獨行或獨坐,比較容易處理,如果三人以上對話,聚飲,或對弈,就必須顧及人物神情,在有限筆墨之中,要表現出無限神態,落筆之時就要格外慎重了。
畫中既有人物,随著與人物有關的事物,也都要入畫,例如:小橋、茅亭、草堂、山村、古 寺,甚至琴、祺、書、畫、舟、車、酒樽、茶具
… 也都要配置適宜。古人說:畫中村居亭觀,人物橋樑,是一幅山水畫的眼目,也是這幅畫的精神所在,房舍屋宇該畫正面,還是該畫側面,窗牖該如何配置,亭觀的高下,人物往來的活動區域都要有適當的構想,這些構想就如同是眞實的景物,把自己置身其中一樣。
人在畫中,要與時景相吻合:畫山村多隱士,臨水可以畫垂釣漁人,若有廣大水域,可以畫 入漁市,漁舟密集。只畫一二小舟泛遊可畫高士在舟中鳴琴,或是用舟載酒。
四時季節景物各有不同,春天人物欣欣而舒和,郊外踏青遊春,也可以畫歸牧,耕鋤景象,漁唱渡水捕魚,庭院中也可畫入鞦韆,修禊雅集也多在春天。
夏季人物坦坦於山林,陰涼處所納涼消夏,行人此時可以放下行李,畫作歇息狀態,或是畫 水閣水榭之類的建築物,可以臨水納涼,也可以在水中濯足,玩水,或是涉水過渡,都可以畫入夏天景内。
秋季人物,可以登高賞菊入畫,中秋賞月,採菱和浣紗,搗帛和夜舂,都可以畫入秋景之中。滿山紅葉,携琴訪友,也是秋天的好畫題。
冬季寒冷,室内人物圍爐飲酒,踏雪尋梅,或寫雪笠寒人,騾車運糧,雪江渡口,寒郊雪獵,履冰渡河,冬天戶外人物以寂寞為宜,不能有喧囂之態。
除以上季節的特徵,風雨天候也要配合適宜,雨天打傘或戴斗笠,漁翁要穿蓑衣,下雨天氣樹頭壓低,風的表現全看草木和人物衣帶,衣帶飄揚必須與風吹草動的方向吻合。
山水畫固然是以山水樹木為主,人物在山水畫中雖只是聊聊數筆,但是一幅山水畫的畫意, 就是出自這些點景人物之中,雖是聊聊數筆,也是畫家構圖造境最費心思的一部分。(附圖爲民國初年名畫家周鏞手筆)
原文刊於豐年社農業週刊,約於民國七十二年九月十二日,第九卷第四十二期,第二十八頁。
1983/9/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