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應邀訪問大韓民國九天,時值農曆三月,想起故鄉北平,此時已屆牡丹花季,北平中山公園名種牡丹已是含苞待放時候,漢城與北平氣候相似,猜想漢城〝德壽宮〞和慶州〝大陵苑〞的牡丹,此時也應該是開放的時節了。
抵達韓國急忙探詢牡丹訊息,很遺憾,韓國的牡丹雖已經含苞,還要十天左右才得怒放,行 期與花期未能配合,甚悵。
國人對牡丹特別喜愛,稱爲富貴花,〝花開富貴,竹報平安〞是最熟悉的句子,能够畫花卉的畫家,沒有不擅於牡丹的。據說古代只有芍藥沒有牡丹,在早,牡丹叫做〝木芍藥〞,是屬於落葉灌木,複葉有很深的裂口,花有重瓣單瓣之分,有紅、黃、白、紫幾種颜色。
中國大陸以洛陽牡丹最爲有名,以前有人作過牡丹花譜,有所謂千葉牧丹和多葉牡丹,有狀 元紅、姚黃、雙頭紫、玉版、鞓紅、潑墨紫、絲頭黃、大魏紫、大金粉、二喬
… 名目多不勝記。
牡丹是繪畫的好題材,談到畫牡丹,我們不妨從五代南唐開始,在此以前中國的花鳥畫還沒有獨立起來,南唐畫家徐熙和後蜀畫家黃荃建立起兩種不同風格的花鳥畫,黃荃工麗,徐熙野逸,後人稱作〝徐黃異體〞。
一幅徐熙畫的牡丹,畫名「玉堂富貴」,是故官博物院收藏的名畫之一,這幅作品中的牡丹是先用淡墨鈎勒再著色彩的,空白的地方都填了石青,顯得牡丹花葉更爲突出。惲壽平是清代最有名花卉畫家之一,撞長沒骨畫法,不用鈎勒,直接用彩色點染,顯得格外生動。
清代畫家鄒一桂所編著《小山畫譜》中說:牡丹花木有高五六尺的,有一種名爲〝玉樓春〞可能有一丈高,花大的有一尺多,小的也五六寸,葉子都是九出,貼花葉子三五出,苞大蒂小。
清代畫家王槩說:重花無論大小要分出已開未開高低向背來,不可以直仰,也不可以低垂,必須要偃仰得宜,顧盼生情,一叢之中也要顏色深淺得宜,花瓣顏色要内重外輕,花殘者褪,正放者鮮,未放者色濃,黃色花宜輕淡,台色如用粉傅,應以淡綠分染,不用白粉,就要淡綠外染,烘托白色效果。
中國繪畫有〝墨分五彩〞的說法,墨卽是色,不用色彩只用深淺濃淡墨色來畫牡丹,文人雅 士多以此遣興。
清代康熙年間進士蔣廷錫,最擅長用水墨畫花卉,現在提供一幅蔣廷錫用水墨畫的牡丹,是 康熙十年(1671)完成的,我們可以看出墨色的變化,花瓣勾勒之後又用淡墨渲染。整枝牡丹倚合而生,石邊夹生蘭花,相互顧盼,極有運致,充分寫出生態精神,絶非今人畫牡丹只憑色彩濃厚,就了無情趣了。
原文刊於豐年社農業週刊民國七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第三十頁。
1985/5/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