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每到秋天,一般花卉為了躲避霜寒的侵襲,都會遷入暖房過冬,唯有菊花到九月開放,不畏霜寒,在百花進入溫室之時,菊花竟凛然傲霜,古往今來詩人墨客,對菊花的孤
勁晚香,認爲可以比之蒼松翠柏,而成爲吟詠的對象,梅、蘭、竹、菊,各有不同高潔,合稱爲〝四君子〞,〝四君子〞又成爲文人作畫,超群絶俗的繪畫題材,菊花作爲文人畫中遣興之作是由來已久了,因此畫菊而言〝寫菊〞,正意味著有深厚書法中用筆的筆法。
宋朝有一位畫家韓拙曾說:〝筆以立其形體,墨以別其陰陽〞意思是說:用筆畫線條,可以建立畫中的形態,也就是線條可以畫出輪廓的形象,用墨色的濃淡可以顯示出光線的明喑。
由此我們可以理解,筆法和墨法配合得宜,就能構成一幅完美的圖畫。〝四君子〞之中的菊花,就是筆法和墨法佔有同樣重要的繪畫。
水墨菊花的畫法,通常是採用鈎花點葉的畫法。所謂鈎花,就是用線條鈎勒花瓣,這是屬於筆法的;所謂點葉是用水墨濃淡深淺的變化,點成菊葉,這是偏重於墨法的。完成一幅水墨菊花可以分爲以下幾個步驟:①鈎花瓣完成花頭,②花頭完成加添莖枝,③以水墨點出正反葉,鈎出葉脈。
菊花花頭大小,花瓣是雙層單層不必拘泥,主要是每一花瓣都要歸向花蒂,瓣不歸蒂,就出現了敗筆。
花瓣先鈎内層,再寫外層。左上花瓣,自外向内畫;右下花瓣,自内向外畫。内層花瓣要歸向花心,外層花瓣要緊接内層,趨向花蒂。含苞待放花蕾外有苞葉,花蕾初放,花瓣只須略作屈伸。(如圖一)
花的中心正面是花蕊、背面是花蒂,花蒂接連莖枝,正面花只見蕊不見蒂,側面花苞蒂只見一半,背面蒂連莖枝。(如圖二)
莖枝的畫法要勁挺,才能顯出傲霜耐寒,獨立西風的意境,莖立則花立,莖太過柔弱,或太過粗獷,都會影吶菊花的姿態。莖枝在適宜的地方要有斷離,以備補葉,要偃仰得勢,花葉才能生姿。(如圖三)
菊葉須四面生長,並且要反正分明,正面葉墨色較濃;反面葉墨色較淡。菊花葉是屬於五岐四缺型,所謂五岐四缺就是葉子有五個突出部分和四個缺口。
用水墨點菊花葉,墨色要有濃淡的變化,幾片濃墨葉之後,相間再有淺葉,卽是反面葉。莖枝左右布葉,並在預留斷離之處,作為補葉的地方,此時可以補正面墨色深的葉子,然後作一次檢點,如有過於疏空的地方,再補一二淡墨反葉。(如圖四)
點葉之後,必須鈎葉脈才能顯出舒捲聚散的姿態,葉脈應先鉤中間的主脈,後鈎支脈,支脈從葉尖鉤起,由密而疏。葉有反正濃淡不同,鈎葉脈墨色應該較葉的墨色深,而且要在墨葉點好未乾之前鈎葉脈,使得葉脈墨色混入葉中,彼此融合渾然一體,如果墨葉已乾再鈎葉脈,就顯得呆板而生硬了。(如圖五)
葉脈的鈎勒,要簡而有力,主脈筆畫要粗,支脈筆畫要細,葉脈不必勾勒太細緻,刻意求工,反而拘謹而不够洒脱,流於俗媚了。
一枝菊花完成,要花能掩葉,葉能承花,葉不但要掩枝而且四面生長。最忌葉少花多,花與枝不能相應,或是瓣不由蒂生,甚至於枝强幹弱,都是容易犯的毛病。
鈎花點葉的畫法,筆法和墨法配合得好,筆墨相濟,會有說不出的效果。閒來無事,明窗淨几,濡墨運毫盡情揮洒,確是人生一大樂趣。
原文刊於豐年社農業週刊民國七十二年六月六日,第九卷第二十三期,第三十頁。
1983/6/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