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我國的傳真畫像

攝影傳來我國,大約在十九世紀中葉,在此以前,如果需要一幅圖像,就只有用筆畫了。家廟祠堂列祖列宗的遺容和達官顯宦的〝行樂圖〞,都是畫成的。

據說漢朝某一時期,皇帝遴選後宮的嬪妃,先看畫像,要美麗端莊,五官沒有缺陷,因此有 人行賄畫工,作不忠實的描繪。家喻戶曉的王眧君故事就是因爲畫工毛延壽索賄不得,而造成昭君和番的悲劇。

後人每畫漢宮春曉這個題材,總是要加上一段畫工為後宮諸宮人畫像的題材,在故宮博物院 的藏畫中,有一卷明代四大家之仇英所畫的漢宮春曉,也是有一段畫像的描寫,畫像的人正在為一位貴妃型的人物在畫像。

畫像又稱為〝傳真〞,至令日本人稱照像為〝寫眞〞。用毛筆畫像,是不是能像本人呢?這要看畫的人有沒有把握住人物的神氣,如果畫像的人沒有達到傳神的境界,那就是一幅貌合神離的畫像了。

現代的攝影術雖然很發達,但是我們也常常聽到有人說:〝這張照片照得不像〞,那就是在拍 照的時候沒有把握住神情,照出來的照片像貌呆板,沒有生氣,不能傳神,照片沒有表現出平時的神情,因此愈看愈不舒服了。

畫人像除了要把握住精確的輪廓和特徵之外,還要選擇最佳的神情入畫。唐朝初期有一位很 有名的人像畫家閻立本,他曾經擔任過工部尚書,拜為右相,曾經為唐太宗畫像,也畫過秦府十八學士和凌煙閣上的功臣像,有所謂〝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所指的左相是姜恪,因戰功擢升為左相,右相就指的是閻立本。

畫像到五代南唐有了突出的表現,我們可以從南唐一位人物畫家顧閎中,所畫的韓熙載夜晏 圖得到一個証明,這一卷夜晏圖畫中的主角韓熙載曾經五度出現於畫中,五個韓熙載的像貌不但重得一模一樣,而且神韻十足。

中國繪畫到了宋代,在人物畫像這一方面有很多作品傳留下來,其中宋代的帝后畫像佔數最 多。這些畫像之中很少有作者名款,據說在宋太宗時代有一位和尚,法號叫元靄,精於畫像,他常常奉召到宮中去畫像,為了工作方便自備了一個精緻的小硯台,工作完了就收起放在懷裡帶回去。有一天又到宮中去作畫,不料有一個頑皮的小太監跑進來一把搶了硯台就跑,元靄和尚連忙在後面呼叫,一面追一面跑,最後雖然把硯台追回來,却被這個無理取鬧的小太監罵了一頓。元靄對這件事非常生氣,就告訴了總管太監,總管太監問是誰幹的?但是一時又說不出姓名來,元靄急中生智立刻提學就畫了一幅像,告訴總管太監就是此人搶了硯台又罵人,總管一看就明白了,原來是楊懷吉幹的,馬上派人抓了來給元靄法師叩額陪禮。我們從這個小故事可以了解到這位元靄法師畫像的技巧已經很高明了。

傳眞畫像藝術到了宋朝,技法更為完備,如今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帝后像,宋、元、明、三 個朝代也相當齊全,這其中以宋代帝后像畫得最好,例如宋神宗和宋理宗的畫像不但栩栩如生,而且神情的表現特別生動。

畫像藝術到了元朝有一位王思善寫了一篇〝寫像秘訣〞,他說畫像的人必須要知道一點相法,又說畫像的人要在人談話舉止之間,來把握住神情,因為人在談話之間,才能流露出他的真正面貌。他又把人的相貌分為八格,所謂:〝田、由、國、用、目、甲、風、申。〞田字型是面型扁方,由字型是上削下方,國字型是方臉,用字型是上方下大,目字型是倒掛長形的臉,甲字型是上方下削,風字型是濶腮臉型,申字型是上削下尖的臉型。用這八種類型來幫助記憶,作為畫像落筆的參考。

從元朝帝后的畫像中我們可以看出,衣冠式樣和中原不同,以元世祖忽必烈畫像為例,非常 富有蒙古遊牧民族氣息,元世祖皇后的服裝更是特殊,頭上戴的〝罟罟冠〞高有二尺,用紅羅製成,中間有竹胎,四面珠翠花朵,兩邊也垂有珠寶。

明太祖朱元璋在所有明代帝后畫像之中,傳留下來最多,一共有十二幅,都收藏在故宮博物院,這十二幅畫像有的很端荘,有的下巴和額頭突出,所謂〝五嶽朝天〞的怪像,並且滿臉斑斑點點的黒痣,兩種畫像比較一下,完全不像是同一個人,一個人有兩種像貌是不可能的,其中必定有一種畫像,不是真正的本人。據傳說明太祖得天下之後用刑很嚴,殺過很多人,故意發表出一幅與他本人完全不同的畫像,來保衛自己的安全,這不過是一種傳說而已。

明代中葉以後,西洋文化漸漸傳入我國,在繪畫方面亦有若干影響,當時有一位畫像名家曾 鯨,字波臣,他改變傳統的畫像方法,略用淡墨鈎出面部輪廓和五官位置,然後完全依靠粉彩渲染,使得有光線明暗的表現,富於立體或覺,這種畫法稱為〝波臣派〞。

清初西洋敎士相繼到我國來傳敎,有很多對藝術有造詣的教士,都被留置在宮中成為卿用宮 廷畫家,其中以意大利藉的郎世寧為最著名,他為乾隆帝畫了不少的像,都是借用了西洋繪畫技法,畫得非常逼眞。在北平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後有一座土耳其式浴室名為浴德堂,據說是為香妃建築的,浴德堂有一幅香妃戎裝油畫像,就是郎世寧的作品。時代進步,照像術的發明之後,今日彩色照像普遍,畫像藝術也被人們遺忘了。


19791126-圖一

原文刊於豐年社農業週刊民國六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第五卷第四十七期,第八頁。

1979/11/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