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7年1月6日 星期五

北京的城門

北京的城門 裏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點一口鐘。

每次去北京探親訪友,總覺城牆被拆了,好像住宅沒有院牆似的。城牆拆了,城門和箭樓也沒有了,老北京人去甚麼地方習慣先講城門,例如:我去崇文門外花市,他去前門外煤市街,再到宣武門外菜市口,好像這樣講才更貼切些,現在城門沒有了,北京附近四鄉八鎮都算是北京市區,增加了很多新地名,取消了很多舊地名,市區分一環、二環、三環,初到北京聽說幾環,像似進了連環套,辨不出東西南北,出門必須請人帶路。離開生長的北京,回來看看連路也找不到了。

老北京人常說:「四九城的爺們!」「裏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點一口鐘」。北京城分內城與外城,「裏九」是指內城的九座城門:南面三座門:正中是正陽門,俗稱前門,東首是崇文門,西首是宣武門,北面兩座門:德勝門在西,安定門在東,東面有東直門和朝陽門,西面有西直門和阜成門,共為九座門。另外和平門、建國門、復興門,是建城以後開闢的,不是原有建制。外城有七座城門;南面也是三座門:永定門居中,東為左安門,西為右安門,東面二門是廣渠門,東便門,西面二門是廣安門、西便門,共為七門。皇城四門:南為天安門,北為地安門,俗稱後門,東為東安門,西為西安門,共為四門。總的來講:「裏九外七皇城四。」皇城早已拆除,北京地名有皇城根,和東安門大街,西安門大街就是舊皇城的遺址,只有面向南的天安門,經過多次維修,依然富麗堂皇,獨立在東西長安街之間,前有漢白玉金水橋,左右樹立華表,巨大石獅,成為北京市中心的一處指標。

所謂:「九門八點一口鐘」,不過是個無稽之談的神話而已,早年城門開關均有定時,專人管理,各城門懸有鐵鑄的雲形版,城門開啟會敲打雲形版為號,謂之「打點」,內城九座城門之中,獨崇文門以打鐘為號,其他八門「打點」,據說當初建城時崇文門有一海怪被制服,壓在崇文門下,曾不時問守城的門軍何時開城門,門軍說開城會「打點」難到你不知道麼?聽到「打點」聲音就開城門了,因此崇文門打鐘不「打點」,海怪永遠出不來,這種哄小孩的故事,北京人都常這麼說。

皇城南門是天安門,其實天安門前還有中華門,明朝稱大明門,清朝稱大清門,民國以後改稱中華門,是天安門的「門前之門」。中華門與天安門之間有千步廊,種有花木,早晨有人在此溜鳥散步,梨園行的人在此喊嗓,咿啊之聲不斷,如今已平為廣場,站在天安門前一看可以望見正陽門。

皇城雖然不存在了,皇城之中四四方方的紫禁城依然完好,城牆四角築有角樓,正南是午門,午門有城門樓,左右延伸有雁翅樓環抱,俗稱「五鳳樓」。東面有「東華門」,西面有「西華門」,北面是「神武門」,這是紫禁城的四門。午門之前也有一道「門前之門」名為「端門」。據說為了符合九重天子的說法,「天安門」與「午門」都有「門前之門」。

我們先從外城正南方的「永定門」算起到「正陽門」,都有甕城箭樓,這兩座城門加上甕城門共為四門,「正陽門」內是「中華門」、「天安門」、「端門」、「午門」,進了「午門」有「太和門」,一共是九重門才能進入「太和殿」見皇帝。這九道門是正南正北一條直線,通過「神武門」,「地安門」、「鐘樓、鼓樓」,形成一條中軸線。

前文提到甕城,是圍在城門前的「屛障城」,築有箭樓,內有一排排箭孔,前有護城河,在甕城內有關帝廟是護城之神,北京人說:「九門十座廟,一廟無神道」,北京內城有九門,怎會有十座廟,原來正陽門從明朝就有一座觀音廟,供奉觀音菩薩鎮邪,九門除了各門有關帝廟,正陽門還多了一座觀音廟,獨東直門關帝廟有牌位無神像。甕城是古代軍事防衛所必需,後來變成防礙交通的建築被拆除,連護城之神的廟也拆了。

滿清入關,八旗部隊分駐九門,德勝門正黃旗,安定門鑲黃旗,東直門正白旗,朝陽門鑲白旗,崇文門正藍旗,宣武門鑲藍旗,西直門正紅旗,阜城門錶紅旗。北京人傳說:八旗子弟兵是依照「八門金鎖陣」:「修、生、商、杜、景、死、驚、開」的陣法佈陣,這種說法一直沒有找到文獻根據,閱讀喜仁龍著:「北京的城牆和城門」中文本第七章中提道:「正陽門從前是供皇帝出入的,現在常稱為「國門」,東西各屹立崇文門和宣武門,崇文門常稱景門意即光明之興盛門,宣武門則相反,被視為不幸枯竭之門,稱作死門,北面二門:德勝門與安定門是最重要防衛城門,有最大營地,軍用物資運輸頻繁,德勝門為修門,是為修德,品格高尚之門,安定門為生門,是豐裕之門,皇帝每年從此門赴地壇祈禱豐年,東面二門:東直門近糧倉,有交易之門之稱,為商門,朝陽門稱杜門,為休息之門,西面二門:西直門稱開門,是為開放之門,阜成門為安寧公正之門,據雲:「附近居民常為皇帝詔令驚擾,故有驚門之稱。」據此似乎與排兵佈陣沒有多少關聯,北京人常把城門和地名連在一起說,因為用城門定位,東西南北錯不了,現在城門已經拆了,北京人對東南西北的方向仍有很深的印象,如果您問路,所得的答覆是:「您從這往東走,路南一條胡同,西邊第三個門就是。」聽罷必然一頭霧水,北京人習慣這麼說,因為當年裏九外七造成的方向感至今不忘,習以為常了。

原文刊於河北平津文獻第三十八期,2012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