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談賞畫 - 淺論國畫與西畫的欣賞

前言

我國傳統繪畫,一般稱爲中國畫,簡稱爲國畫,歐美各國的繪畫,無論水彩或油畫,統稱爲西洋畫,簡稱爲西畫。這與畫家個人國籍無關,只是在繪畫工具、技法,所表達的藝術精神和理念,各有不同而已。

由於我國中學學美術的教學,多採取石膏模型,或花卉水菓,教學生用鉛筆或蠟筆,對實物寫生,很少教用毛筆畫國畫,除了極少數進入大學美術系專門學習國畫之外,很多人對自己國家傳統繪畫,一知半解,即使有機會去博物院或畫展,也不過是走馬看花。如何欣賞繪畫,又非三言兩語說得清楚,謹將國畫與西畫略作說明,疏漏難免,尙請指教。

以形寫神

就國畫而言,又分爲寫意和工筆畫,寫意畫筆墨疏簡,工筆畫則畫法精細工整,我國早在宋朝,繪畫作品都是屬於精細工整的畫風,自元朝以後,蒙古人入原中原,很多飽學之士,遠離政治,具有良好書法修養的文人,用筆寫筆法,信手寫來,以繪畫舒情遣興,寫出心中之音,重意輕形,不重形似,所謂「寫胸中逸氣」(註一),寫意畫風流行一時。

國畫不重形似,並非如西畫之抽象(註二),沒有任何形象,國畫而是借形象傳神,所謂「以形寫神」(註三),這正是國畫創作的精神理念。

工筆畫雖然畫法精細,實際也並非寫實之作,畫中依然有誇張,有含蓄。國畫不主張面對面寫生,看一眼畫一筆的畫法無法表達畫家心意。國畫創作是畫家平時要仔細觀察景物生長環境和自然結構,牢記在心,興至揮毫,用默寫方式寫出的繪畫,已融有畫家的思惟和心意在其畫中。工筆畫更要求:神形兼備,傳神猶重於形似,寫形需要技法功力,工筆畫同樣也要容納畫家個人的思想心意。意是畫家心中之音,欣賞者經過思索會意,方得賞心悅目,有「意」有「思」才是足堪玩味的藝術品。

西畫與國畫

西畫主張面對面實物寫生,所畫對象必與實物肖似分毫不差,不但要輪廓準確,對光線投射所產生的光影效果,也要如實描繪,西畫的構圖要合乎透視,掌握焦點,因爲光線投射產生光影明喑,作畫的位置距雕要固定,不能移動改變,因此西畫描寫範圍是固定的,所有景物都要入畫,畫面不能留有空白,如果不能立即完成的作品,就要先作素描(註四),用炭筆準確的畫出景物的輪廓,然後再繪出光線投射和光線的明暗,作爲完成畫作的依據。

國畫不主張寫實,因此國畫作品不描寫光影,爲了強調體積感,只用暈染方式顯示陰陽背向,與陽光照射無關。如《李白夜宴桃李園》(註五)及《韓熙載夜宴圖》(註六)都在夜間,但是畫面並不黑暗,畫中畫有燭光表黑夜,但是景物卻是清晰如常,這種寫意的手法,和京劇中群英會蔣幹盜書,三岔口任堂惠與劉利華黑夜對打的劇情,是同一道理,全憑欣賞心領神會,只要有所會意,即可收到藝術效果。國畫沒有光影的侷限,也不受焦點透視的限制,畫家揮毫咫尺千里,如《長江萬里圖》(註七)及《清明上河圖》(註八)都可以在一幅畫中出現。

寫實與寫意

前文談到炭筆素描,這是西畫家應有的技法基礎,素描畫得好才能準確描寫景物,文革時期大陸各地美術學院,國畫停止筆墨教學,改教素描,唱出口號說:「素描是所有藝術的基礎」。改革開放又恢復用毛筆畫國畫,在這段時間美術學院學生精於素描,疏於筆墨,缺乏執筆默寫能力,面前沒有實物不能作畫,每畫之前必先畫妥一幅寫生素描,再用宣紙蒙上去,用毛筆畫線,這些線只是素描的輪廓線,散碎又不確定,國畫的筆法源自書寫,必須要每筆落筆肯定,不能重複,筆下墨線要遒勁而有節奏韻律感。以素描爲本的國畫,筆墨技法往往兼有西畫畫法,缺乏國畫鉤勒富有起承轉合的筆法,每每不加彩色,略用淡墨渲染,也可以獨立成畫,稱之爲「白描」(註九),很多古代畫家如:宋朝李公麟(註十),元朝趙孟頫(註十一),都長「白描」,且有很多作品傳世。

白描與素描

「白描」與素描,語意似乎相近,實際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繪畫。西畫家用素描掌握景物造型的準確,輪廓線修修改改,不能一筆到位,對光影透視要準確描繪作爲西畫創作的依據,因爲西畫是用色彩作畫,光線透視悉依素描,素描是西畫的起草,不是完整的創作(註十二),猶如國畫的粉本草稿。國畫中的「白描」本身已具有筆墨,彩色在國畫中只是輔佐筆墨不足,況國畫主張寫意「白描」本身即是寫意而非寫實的作品。

結語

國畫和西畫各有優點,西畫重形,國畫重意,應該各自尋求發展,近年來有人認為繪畫無國界,也仿效西畫用畫具材料命名爲「水墨畫」 「彩墨畫」,無形中否定了國畫重意輕形的理念,與畫具無關,國畫「以形寫神」的精神,再加入書寫筆法之美,與西畫大異其趣。

我國傳統戲劇也是重意輕形,千軍萬馬,高山峻嶺都可以出現在舞臺,西方戲劇則必須擺設布景道具,無形中受到很多限制,試想重意的藝術與重形的藝術,何者進歩,走筆至此,深爲時下崇洋風氣混肴者,應予深思。

註釋:
  • 一、元代畫家倪雲林(一三〇六 一三七四)自謂: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寫胸中逸氣。
  • 二、西畫抽象主義:憑主觀與想像,不重具體的形象。
  • 三、以形寫神,語出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讚》文中。
  • 四、素描:爲鍛煉觀察表達物體的形態結構動態明暗關係爲目的。
  • 五、夜宴桃李園:參閱筆者拙作《傳統人物畫法》110頁,(臺北藝術圖書公司出版)
  • 六、韓熙載夜宴圖:南唐畫家顧閎中(五三七 七四二)作原畫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 七、長江萬里圖:南宋畫家夏圭作,原畫連戴於民國十九年故宮博物院出版之故宮週刊第三十七期至四十九期。
  • 八、清明上河圖:北宋張擇端作,原畫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 九、白描:用墨線鉤勒物象,不著顏色的畫法。
  • 十、北宋畫家李公麟(一〇四九 一一〇六)善用線描,多不設色,造型準確的白描作品。
  • 十一、元代畫家趙孟頫(一二五四 一三三二)擅白描畫法,筆法圓潤蒼秀。
  • 十二、參閱杜學知著《繪畫原始》:粉本和素描,都是繪畫前的一種預構,不能爲正式繪畫(見第166頁,台南學林出版社出版)。



--原文刊於河北平津文獻第三十五期,2009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