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7年1月23日 星期一

仲冬之季_十二月令圖的十一月景

陰曆十一月,在大陸北方,已經是地凍天寒的季節了,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十二月令圖十一月景中亦顯出寒冷景象,畫中人物服色趨向深暗,也有人戴上了披肩的風帽,池水已結薄氷,時序已進入了仲冬之季。

在十一月景整幅畫中的配景,採取蒼翠的古柏,松柏耐寒,黛色參天,更加強了冬季氣氛。左下角一片柏樹,樹後半隱一座重簷亭榭,其中有六位高士,隨帶四名小僮,正在高談闊論。這座亭榭三面臨水,四面都裝設有整扇落地門窗,夏天可以全部卸下,成爲通風涼爽的敞軒;冬天裝上落地門窗,可以作爲避風的暖閣。

我國園林佈局一向有「林間隱榭,水際安亭」的說法,其目的是盡可能使建築與自然景觀相結合。畫中這座亭榭,採用重簷十字脊架構,在樑柱結構上非常繁複,這種形制的建築外型極其美觀,不像是一般民家,在十二月令圖中,僅此一見。

十字脊架構的古建築,在北平以景山西街,大高玄殿前二亭最著名,俗稱爲「九樑十八柱」,另外紫禁城四隅,各有一座角樓,亦屬於同一形制,在歴代名畫中的樓閣,亦有不少類似者,如宋代朱光普「柳風水榭」,趙伯駒「水閣憑欄」,李嵩「天中水戲」等。

步出這座建築精美的亭榭,連接一段曲折的朱欄水廊,所謂水廊,是指在水上建築的走廊,這一段水廊基礎是用「虎皮石」堆砌,順地勢建築,兩側裝置朱漆欄杆。漫歩於水廊之上,左右環顧,猶如置身水面之上,不過目前已進入冬季,池水結氷,荷花水草早已不見。

水廊盡處兩側置有山石,石後又與另一走廊銜接。走廊在園林之中構成交通紐帶,房廊蜒婉,聯結毎個景區,以北平頤和園長廊爲例,共有七百七十餘間,長達七百餘公尺,可稱爲國內最長走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聯接了頤和園各個重要景區。

廊,分作單面與雙面,頤和園長廊是屬於「雙面空廊」,廊的兩側沒有遮攔,左右兩面都可以觀賞景緻。此外,「單面空廊」則是沿牆而建,一面是牆壁,只有另一面可以觀賞景緻,牆壁雖然遮住了視線,通常在牆壁上多製作花式漏窗以爲點綴。介乎單面與雙面之間,還有一種「複廊」,「複廊」很像似在「雙面空廊」中間加上一道牆,在牆的兩面各有一道「單面空廊」。畫中朱欄水廊,經過兩夾山石所銜接的便是「複廊」,院牆內外都有走廊,內外走廊倶是依靠這一道院牆而建築的。「複廊」在整個園林之中,有劃分和聯繫的功用,用牆壁來分劃出一個獨立景區,因爲牆內外都有走廊,可以增加園路的曲折和變化,更延長了園路,增加觀賞情趣。

畫中「複廊」所劃分出來的是一座寧靜的院落和三間靜室,室內榻上有一位老者靜坐,榻前有人趨前拜見,院中種植柏樹,樹下有一孔雀正作開屛狀,院內站立數人,似注視開屛之孔雀。

越過寧靜的院落,抵達後園,後園內有兒童作捉迷藏遊戲,年輕婦女作蹴之戲,園內有廳堂一座,左右環植柏樹,廳堂內外,有婦女兒童或坐或立觀賞園中遊戲情形。

後園牆外一片假山,山上亦植柏樹,山巔築有重簷方形瓦亭一座,可供登山者休息。山上建亭,要宜於遠眺,眺覽的範圍必須廣闊,因此山亭多建在山巔山脊之上,視線最佳地方。山上有亭,對整體山景更富於生氣。

從山上方亭遠眺對岸,隱約有彩衣檻禽獸結隊而行者,可能是馬戲藝人行列,此時正是「天寒牛在牢,歲暮粟入庾」的時節,鄉人有閒從事民間遊藝活動,是可以想到的,何況十一月裏還有個重要節日 - 冬至,亦稱作冬節。宋,吳自牧撰夢粱錄謂:

十一月仲冬,正當小雪大雪氣候,大抵杭蘇風俗,舉行典禮,四方則之爲師,最是冬至歲節,士庶所重。如餽送節儀,及舉杯相慶,祭享宗煙,加於常節,此日宰臣以下,行朝賀禮,士夫庶人,互相爲慶。太廟薦黍之典,朝廷命宰執祀於圜丘。

圜丘祀天,在淸代要皇帝親自行禮致祭,一般民間也要祀神祭祖。皇帝冬至往天壇祭天的情形,齊如山先生撰寫史地小叢書北平,有詳細敘述:

每歲冬至,大祀天於圜丘,皇帝親詣行禮。鹵簿大駕在太和門下秖候,太常寺堂官奏請皇帝乘禮輿出太和門,降輿升輦,午門鳴鐘,凡不陪祭之王以下各官,倶朝服於午門外跪送。

駕至天壇,由西天門入,至昭亨門外降輦,前引十大臣,贊引官恭導皇帝入櫺星左門陞壇,恭視神位,分獻大臣分詣神庫視籩豆,神廚視牲畢,十大臣,贊引官,對引官,恭導皇帝陞輦詣齋宮,從祀各官俱蟒袍補服分翼排列,於齋宮外祗迎。至日太常寺堂官於日出前奏請皇帝御禮服出齋宮陞輦,由太常寺官員前導,皇帝降輦後由前引十大臣,贊引官,對引官,恭導皇帝入更衣幄次,更祭服,俟按奉神位畢,太常寺堂官奏請皇帝行禮。皇帝出幄次盥水畢,贊引官,對引官,恭導皇帝入櫺星左門陞壇正階,至二成黃幄次拜位前立,鴻臚寺官引王貝勒在三成階上排立,貝子、公等在階下排立,從壇分獻官四員在公後排立,文武各官在櫺星門排立。

典儀官唱「樂生就位,執事官各司其事!」,司樂官引武舞生執干戚進、贊引官奏「就位」,皇帝陞拜褥上立,典儀官唱「燔柴迎帝神!」,爐內燔柴,司香官捧香盒就前向上立,唱樂官唱「迎帝神樂奏始平之章!」,樂作,贊禮官奏「陞壇」司香官進各神位香爐旁跪,贊引官恭導皇帝陞壇詣上帝位香案前立,奏「跪」皇帝跪,奏「上香」皇帝舉柱香上爐內,又三上瓣香,畢。 類似禮節還有進俎,初獻禮,獻爵,讀祝文,上香,獻帛,武舞,亞獻禮,文舞,終獻禮,賜福祚,撤饌,望瞭等。

皇帝祭畢回宮,日前午門跪送的文武官員,還要跪接,儀式莊嚴隆重。

早年北平有「冬至大如年」之諺。北平人多稱冬至爲「數九」,從冬至這天起算,每九天爲一個計算單位,一九,二九,三九,冬至後二十七天起是全年之中氣最寒冷的時候,俗謂「冷在三九,熱屬中伏」。

數到第七個九天,結氷的河水開始解凍了,到第八個九天,在南方避寒的大雁也絡繹飛回北方來了,所謂「七九河開,八九雁來」,到了九九,就又到了春回大地的時節了。

清院本十二月令圖_故宮藏畫_故宮文物月刊58期_圖一 水閣憑欄_故宮藏畫_故宮文物月刊58期_圖二 故宮文物月刊58期_圖三
原文刊於故宮文物月刊第58期,19881月出版。

奉台博文字第1060000657號書函同意轉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