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五瑞圖」試析


一、

在傳統人物畫的領域裡,描寫兒童遊戲的畫作,稱之爲嬰戲圖」或「戲嬰圖」。歷代畫家擅寫「嬰戲圖」者,首推南宋畫院之蘇漢臣。按蘇漢臣係河南開封人,曾任宣和畫院待詔,南宋紹興年間,又進畫院復職,師劉宗古,擅人物,長於嬰戲。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之五瑞圖」原無名款,舊題爲蘇漢臣作。早年宋畫院應制之作,多未落款,後人咸稱「宋人無款」。

畫中寫竹院曲欄,芍藥盛開,五孩童繡袴紋襠。或戴面具,或塗面勾畫臉譜,執播鼓秉牙笏,掛耳環穿手釧,婆娑起舞,各以不同舞步循序前進。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解釋:「五童子聚行大儺舞,大儺原爲古代驅邪習俗,後演變爲一種民間娛樂活動。」(註一)

二、

筆者業師晏少翔敎授,昔日曾以「五瑞圖」之粉本,交付臨習以爲窗課,此一粉本原爲晏師在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所,從事研究時所積存者,原畫縱長約一點六公尺,橫寬亦達一公尺,由於篇幅過大,費時月餘,僅完成水墨白描部份,此爲四十年前往事,今復見此圖記憶猶新。惟對畫中含意不明。「五瑞圖」者,必爲描寫端午事物,畫家每以菖蒲,艾草,枇杷,櫻桃,荔枝,桑椹,粽子,蒜頭,石榴花等,選湊五種,聚爲一圖,習稱爲「五瑞圖」,以爲端午應節之作。反觀蘇漢臣之「五瑞圖」,正値芍藥盛開之際,若以時序論,當在暮春之季,而非端午時節。(註二)

畫中五童,右前方一童戴面具,靑面紅髯,狀似鍾馗像,手執牙笏指向前方。右上方一童亦戴面具,白髮白鬚,頭上斜揷小型膏藥市招,胸前佩掛藥葫蘆。最後一童,所戴之面具較短小貌似雷公,雙手各執一播鼓,作起舞狀。未戴面具之二童均在左首,其一素面紅袍,頭戴幞頭,狀似官吏,另一童則勾畫臉譜類似小丑,作伏身狀。

或謂五童中有類似鍾馗像者,即認爲與端午有關,似仍應再作商榷,按宋代習俗,鍾馗像之出現,係在歲暮除夕,而非端午。(註三)故宮博物院解釋爲「大儺舞」當屬允,爲何種儺舞,試作進一步探討。

三、

儺,在現今臺灣,依然流行於各廟會如:「八家將」,「五福大帝」,「五靈聖將」,「五毒大帝」,「七爺八爺」等,據說與瘟神信仰有關,廟會神明繞境,不免都會出動陣頭作儺舞,著彩衣,勾臉譜,以各種不同步法行進,其目的乃是驅瘟除邪。(註四)

大陸少數民族有所謂「跳神」,北平喇嘛廟有「跳步札」,俗稱「打鬼」,倶屬大儺舞。我國傳統戲劇中,擇取儺舞動作,演變爲「跳加官」「跳靈官」「跳財神」「跳判」「跳魁星」,化儺爲舞之後仍沿舊稱「跳」而不稱舞。(註五)

臺灣廟會儺舞中「五毒大帝」,與瘟神信仰有密切關係的武陣,稱「五毒陣法」,由小男孩組成,任務是收瘟收毒,每組八人,各以紅、黑、白、黃,標示五行五方,或代表四季,另有小鬼、小差。也有佩葫蘆,執麈尾,令牌者,各有不同。(註六)

蘇漢臣繪「五瑞圖」,參與儺舞者亦爲孩童,惟人數爲五人。

四、

宋代有「諸軍百戲」「歌舞隊」等遊藝活動,據孟元老撰東京夢華錄卷七記載:

三月一日開金明池瓊林苑,駕登寶津樓,諸軍百戲呈於樓下,先列鼓子十數輩,一人搖雙鼓子進前致數語,多唱「靑春三月暮山溪」也。 煙火大起有假面披髮口吐狼牙煙火,如鬼神狀者上場。著靑帖金花短後之衣,帖金皂褲,跣足,攜大銅鑼隨身,步舞而進退,謂之「抱鑼」。遶場數遭,或就地放煙火之類,又一聲「爆仗」,樂部動拜新月慢曲,有面塗靑綠,戴面具金睛,飾以豹皮錦繡看帶之類,謂之「硬鬼」。或作執大斧,或執杵棒之類,作腳步蘸立,爲驅捉視聽之狀。又爆一聲,有假面長髯,展裹綠袍鞾簡,如鍾馗像者,旁一人以小鑼相招和舞步,謂之「舞判」。(註七)

綜觀東京夢華錄所記載諸軍百戲情形如:戴假面,塗面,著靑帖金衣袴,步舞進退,作腳步蘸立,爲驅、捉、視、聽之狀,展裹綠袍鞾簡如鍾馗像者,「五瑞圖」中均有相似情節。

五童有塗面勾畫臉譜者,有戴假面者,均者彩衣繡袴以舞步進退,也有作腳步蘸立、以右足著地左足抬起者,更有展裹鞾簡如鍾馗像者,無疑爲大儺之舞已演變爲百戲中之歌舞隊矣。

五、

儺舞之服裝甚爲華麗,絕非一般兒童嬉戲玩耍者,庭園之設置亦非百姓平民,五童當爲專業演員,達官貴人府第之中,往往有收養兒童習藝,延聘敎師授以歌舞戲曲,紅樓夢賈府中即有此例証,遇有節慶,粉墨登場以娛佳賓。

時序當在四月暮春之季,五童在園中正式彩排,其歌舞內容,當或不外爲驅瘟避邪一類情節。

我國傳統戲劇如平劇,對五行方位,仍多遵行,戲臺於開演之前,臺前必設帥位將臺,擺列靑、紅、黃、白、黑,五種顏色旗幟,代表五行方位,於正戲上場之前始撤去。

「五瑞圖」中五童,左方著紅袍似官吏者,若以方位論紅色爲「丙丁火」,屬南方,此一角色疑是南方之神。戴白髮白髯面具著白袍者,以方位論白色爲「庚辛金」,屬西方,此一角色疑是西色之神。雙手執播鼓,面似雷公者著綠袍,以方位論綠色爲「甲乙木」,屬東方,此一角色疑是東方之神。手執牙笏狀似鍾馗像者著黑袍,以方位論黑色爲「壬癸水」,屬北方,此一角色疑是北方之神。

勾畫臉譜者,面畫八字,鼻橫一字,下畫半圓,狀似水牛鼻環,形似小丑者著花袍,疑是扮演妖魔之類角色。

綜計爲四方之神,亦可釋爲四季之神(綠爲春,紅爲夏,白爲秋,黑爲冬)與一花袍小丑,聯合演出。

花袍小丑似扮演妖魔之類反派角色,面有恐懼表情。狀似鍾馗像者,以笏指地命令妖魔就逮。身後貌似雷公者,雙手舞動雷鼓,致使妖魔不敢妄動。白髮白鬚老者,頭上斜揷小型膏藥市招,胸前佩掛藥葫蘆,明示觀衆,此老爲藥師,足以阻止妖魔散發瘟疫。紅袍官員,胸前有獬豸麒麟圖案,應屬風憲官,掌緝拿錄判,亦屬降妖之神。

「五瑞圖」所描寫之內容,果如前釋,則與端午節無關,五童所飾演之四方神伏魔,似爲大儺所演變之歌舞,圖中疑爲某府第中所培養之專業兒童演員,於暮春之季,在庭院中正式彩排之紀錄畫,此說是否允當尙望方家指敎。

註:
一、  嬰戲圖特展專輯,民國七十九年四月,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
二、  吳自牧著夢粱錄卷三「暮春」條,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大立出版社出版。
三、  武林舊事卷三「歲除」條,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大立出版社出版。
四、  康豹著:臺灣瘟神與王爺信仰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七十期。
五、  李家瑞編:北平風俗類徵「打鬼」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專刊之十四。
六、  同註四。
七、  孟元老著:東京夢華錄卷之七,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大立出版社出版。


五瑞圖_故宮藏畫 附圖_故宮文物月刊139期

原文刊於故宮文物月刊第139期,199410月出版。
奉台博文字第1060000657號書函同意轉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