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對國畫的再認識

壹、前言

繪畫各有不同,用油彩作畫稱為油畫,用水彩作畫稱為水彩畫,卻是依照繪畫媒材來定名。我國的傳統繪畫,何以不用繪畫媒材定名?是因為除了媒材以外,還有其他不同的內涵,這些內涵又是甚麽?也就是本文所要討論的重點。

回憶二十世紀之初,曾經發生過一場 新文化運動" 全國掀起一股 科學化" 的熱潮。"科學二字成為當時最流行的詞彙,凡事都要講求 "科學"。大家對傳統文化都認為是不夠 "科學",傳統繪畫也指為不 科學",於是有人主張採用西洋畫法改革中國的傳統繪畫。

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大戰雖止,國內戰爭頻仍並未獲得安寧,喘息未定之際,又爆發了 文化大革命",前者 新文化運動" 雖然有人主張用西洋畫法改革中國傳統繪畫,那不過只是一場 "運動" 而已,新舊各派繪畫各行其是,並沒有強制性,但是 "文化大革命" 不是所謂的 運動",而是 革命",摻入了濃厚的政治鬥爭,傳統繪畫從此被連根拔起。認定西洋畫法中的素描,就是一切繪畫的造型基礎,任何人也不得反對素描。甚麼是素描?根據《美術大辭典》的解釋:

以單色線條和面塊,來塑造物體的形象,是造型藝術基本功夫之一。以一般觀察和表達物象型體、結構、動態、明暗關係為其目的。(註一)

在文革時期所使用的毛筆、宣紙、墨和中國畫顏料,必須以 "素描為造型基礎" 的大前提之下進行創作,改名為 彩墨畫。(註二)各地美術學院不再有國畫系,也不再教授傳統畫法,最重要的課程就是素描,為了加強素描學習,從蘇聯聘請教師任教,特別重視 "寫實主義"。(註三)所謂 "寫實主義" 根據《美術大辭典》的解釋:

十九世紀法國畫家高爾培(Gustave Courbet 1819-1877 )反抗浪漫派古典派,在主題選擇上以風景、肖像、靜物、為主,形與色都力求客觀觀察的描繪,這種寫實主義是反思想的運動,排除了繪畫的文學,象徵的要素,同時激烈反抗學院派的歷史畫,神話畫。寫實主義為蘇俄利用在政治上,出現社會主義的寫實主義。(註四)

寫實主義繪畫要為 "政治服務",畫家是不能有自己的思維的,所作的繪畫要寫實,與真實物體肖似,但是不能有畫家自己的思想。

十年文革一敗塗地,隨之便是 改革開放" 再次恢復舊傳統,已被打倒的傳統國畫現在稱作 中國畫",各美術學院又有了中國畫系,在桂林還成立了 "中國畫學院"。但是長期以來所培養的繪畫師資,俱都是熟悉西洋畫法的畫家,雖有堅強的素描基礎,卻對傳統筆墨感到陌生,恢復傳統筆墨教學,未免有些難以適應,中國畫的教育問題又引發了很多話題。(註五)

我國傳統繪畫教學,一向是偏重於技法傳授,所謂 "以法致道",必先接受畫法,培養筆墨功力,卻忽略了畫理畫論,形成只知其然,未必知其所以然,竟日所追求的是,建立自我的筆墨風格,一旦遭受批判,則瞠目以對。

喜新厭舊是人之常情,原屬傳統的繪畫,被蒙上一層守舊的色彩,大家都在自命維新的情況之下,自然是居於不利地位,當各方責難不期而來,也就不知所措了。此時此地極需客觀冷靜的思考,對於我們源遠流長的民族藝術,真的是一無是處?毫無價值?古往今來的畫論汗牛充棟,真的是 等於零"?又怎能無言以對?應該重作一番思考,有再作認識的必要。

貳、中國畫與西洋畫

傳統的中國畫和西洋畫,都有它自己的藝術體系,和藝術規律。這是大家都承認的事實,東西方繪畫在技法上各有不同之處,不妨先從素描造型談起,西洋畫的造型,是藉著明暗關係所產生的 "塊面" 組成;傳統中國畫的造型主要是筆墨的運用,用墨線的勾勒來概括 塊面",用墨色渲染顯示物象體積結構。墨線的筆法又與書法相通,因此豐富了筆墨趣味。西洋畫雖然也有輪廓線,那只是 "塊面" 之間的分界,可以說是 "區分線" "境界線",與傳統中國畫的墨線 不可同日而語。

西洋畫創作要有固定地點,固定時間選擇光源,注意觀察光線明暗,由日光照射所引起不同彩色變化的 光色",具備這些條件,觀察物象寫生,作客觀的描繪。

傳統中國畫因為不描寫光影,因此也就不需要固定時間和光源,也無須固定地點。畫家所重視的是:觀察。所觀察的並非光線明暗,也不是日光投射的 "光色",而是物體的結構,和它所具有的生長規律。觀察的方法是:一面走一面看,邊走邊看,需要進一步瞭解詳細的生長規律時,就停下來仔細看,甚至於勾描一些草稿來幫助記憶,並不是就地 看一眼畫一筆" 的寫生,主要的是累積形象記憶,和觀察重點,來進行 "背擬",也就是默寫。

西洋畫藉光線投射造成的明暗 "塊面" 用來造型;中國畫則是用筆墨勾勒來造型。西洋畫重視物象表面的自然現象;中國畫則重視物體的結構與生長規律。西洋畫探焦點透視構圖取景;中國畫則用邊走邊看的方式,觀察物象。西洋畫寫生需有固定時間和地點;中國畫不需要固定時間和地點,不同時空的事物,可以在同一畫面出現。

傳統中國畫的長卷常常有咫尺千里的描寫,在歷代名畫中屢見不鮮,現在舉出兩件家喻戶曉的名作為例:

一、《清明上河圖》是北宋張擇端的作品,作者有效的掌握視線高低,景物遠近和正側變化規律,納入窄長的手卷構圖,能夠有條不紊,完整的表現出繁瑣複雜的場面,好像由作者帶領觀眾參觀了汴河兩岸風光。

二、《韓熙載夜宴圖》是南唐顧閎中的作品,夜宴必是夜晚宴會,但全畫並不因為是夜間而光線昏暗,只是用燭台的燭光示意,說明不是白晝,畫中主人韓熙載出現不同的場合,雖然在燭光之下但也不見人影,說明不描寫光影和不受時空的侷限,作者用目識心記來掌握重點,進行 "背擬” “默寫並非是 看一眼畫一筆" 的寫生。

參、形象與神韻

用筆墨來概括 塊面" 的傳統國畫的形象,還有一個重要的內涵便是 "傳神" 一件繪畫如果不 傳神",無異於一灘墨和一片色,無法引起共鳴,更無從博得會意,也就不值得欣賞了。
早在東晉顧愷之就曾提出 "遷想妙得" ”以形寫神" 的學說,南齊謝赫著《古畫品錄》舉出畫有 "六法" 並以 "氣韻生動" 列為首要。(註六)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也說道:

今之畫縱得形似,而氣韻不生,以氣韻求其畫,則形似在其間矣。(註七)

形是外貌,也可以說是生活的現實;神是神韻,那是屬於藝術的表徵,形與神的關係可以說形是手段,神才是目的,徒有手段無法達到傳神的目的,就難以獲得欣賞。張彥遠這段話,可以說是 "以形寫神" 的延伸。

後世又有很多類似學說如:不似之似" "似與不似之間" "不求形似" "遺貌取神" 都認為繪畫像不像真與、肖不肖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傳不傳神。然而 " 是依 "" 而存在的,既然能夠傳神的繪畫,必然也具備了形似的條件。

中國畫重視形象記憶,這種形象記憶的觀察方法,經過畫家在構思中加以綜合與概括,並且把畫家個人的思維也一並融入,憑箸記憶與想像,寫出最為傳神的作品。

西洋畫重視寫生,認為脫離了寫生,就脫離了生活,這是提倡寫生的主要原因。實際上中國畫也有寫生的說法,兩者之間對寫生的看法做法,並不一致。中國畫寫生並不是對著實物細細描繪,更不是 看一眼畫一筆",而是抓住剎那動勢,要記得住,還要寫得出,來進行 背擬默寫。

戴敦邦先生著《自說自畫》,其中一篇《 " 出來的人物畫》談道:很多年輕的中國人物畫家,都有一手過硬的對模特兒寫生的本領,這是應該稱道的,但也不能不指出,他們中的某些人卻不能默寫一幅準確的人物畫。這裡固然有全盤西洋畫的教學方法影響,另外也有畫家本身原因,對默寫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沒有把默寫看成是中國畫創作的必由之路,把國畫創作和西洋畫創作混為一談。中國人物畫創作不能全部依賴模特兒擺的姿勢,品評中國人物畫創作首要的是要求神似。目前一般流行在青年人物畫家中的創作方法,是先完成一幅非常充分詳實的素描稿,這種素描稿和為西洋畫創作的素描稿沒有甚麼區別,然後再把宣紙蒙上去 拷貝",再邊勾墨線邊看素描稿,看看勾勾,勾勾看看,以後的水墨渲染全是根據素描稿上的明暗黑白關係一點點 " 出來的,最後再敷上色彩 根據素描稿一點點的 出來的中國畫,總嫌做氣太甚,失去中國畫的神采與氣勢,等於失去了中國畫所能給予欣賞者的那種應有的激情。現在還有一種創作方法,不只是中國人物畫,似乎包括大部份創作,都是依賴照片 畫家畫每個人物和每個細枝末節,都要把模特兒化好妝,打上燈光,一個個局部的拍下照片,然後再根據照片放大成繪畫

若一個中國畫家(不管山水、花鳥、人物)沒有默寫的能力,等於沒有掌握造型能力,也等於不會畫中國畫。(註八)

國畫創作是根據觀察的記憶 背擬" 默寫,畫家運用筆墨概括形象,這其間要有取捨、增刪、提煉、誇張、把觀察的形象存菁去蕪,達到 "藝術傳神",由此顯見筆墨的運用的重要性。

肆、筆墨的內涵

談到筆墨運用的重要性,回顧我國的繪畫與書法,同是使用毛筆,執筆和運腕的方法也相同,書法中的點、劃、撇、捺,和繪畫中的長、短、曲、直、剛、柔、虛、實的筆法,都有一致的地方,書法的分行布白,和繪畫的章法結構又極為近似,書法上的韻律節奏,格調氣魄,也都與繪畫有共通之處,這些筆墨的內涵,無疑的也提昇了國畫的審美。

筆墨的運用在國畫中稱為 "用筆用墨"。南齊謝赫在 "六法" 中第二是 骨法用筆"。很多研究 "六法" 的學者認為 "骨法用筆" 是指用筆要有骨力,也有人認為用筆要有骨氣,依唐代張彥遠著《歷代名畫記》中說:

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立意,而歸乎用筆。(註九)

骨力、骨氣、骨法,似乎不應混為一談,在沒有討論 "骨法用筆" 之前,不妨對 六法" 作者謝赫所處的時代先有個瞭解,南齊正處於南北朝時代,當時的繪畫是以人物畫為主,謝赫也是一位人物畫家,若直接從人物畫的觀點來看 骨法用筆" ,解釋為人體骨骼的運筆之法,似乎更為貼切。傳統中國畫少畫人體,人物畫只要求體位比例,並不描繪肌肉,身體比例也是從外在衣紋來顯示,所有人物動態姿式,用精確筆法勾勒出衣紋動式,從衣紋組織示意人物體態,這種用筆不但要遒勁有力,更重要的是有筆法。"曹衣出水" "吳帶當風" 是被傳誦已久的人物衣紋筆法的典範,更說明了中國畫筆墨藝術的效果。(註十)

伍、組織結構與生長規律

中國畫由筆墨而延生的氣韻,實際上比形似重要。國畫家都認為 "以氣韻求其畫,則形似在其間矣" ,這是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的話,前文也曾引述。從筆墨中求得 "氣韻生動" 然後再討論形似造型問題,那麼中國畫又是如何看待造型?謝赫 "六法" 中第三是 "應物象形",有人認為 "應物象形" 是和西畫實物寫生相同,經過進一步探討,並不盡然,"應物" 二字的意義,有 "應當" "接物" 的含意,無論是 "應當" 或是 "接物",都不是專指物體外表的表像,而是對物體本質的認識,換言之 應物" 二字有瞭解物體本身組織結構和生長規律的意義。

"應物象形" 的釋義,是先 應物":瞭解物體組織結構及生長規律後 "象形"。在不受時空侷限之下進行 "背擬" 默寫,運用筆墨勾勒物象。

國畫家如何能夠有效運用筆墨勾勒物象?首先要掌握國畫筆墨的傳承,也就是筆墨規律表現的程式。

前人對生活現象的觀察,經過千錘百煉的創造出各種表現程式,例如:山巒坡石的皺法,人物衣紋的描法,樹木的生長規律,把眾多植物簡化,概括為各式夾葉,畫家利用這些筆墨程式,掌握具體表現,來創造藝術形象。

無疑的筆墨功力愈深厚,就愈容易掌握國畫表現的規律,也就愈有利於國畫創作。如果一味的反對國畫筆墨傳承,認為只要用毛筆宣紙同樣的繪畫工具,就可以畫出同樣作品,那只是符合繪畫媒材來定名的 彩墨畫" 而已。

歷代國畫家,在狀物、傳神、抒情的指引下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藝術表現方式,長久以來對這種欣賞習慣,已經與藝術趣味相結合,因而得到延續的發展。
陸、墨與彩

中國畫的筆墨,宋代韓拙著《山水純全集》中說:

凡畫者,筆也,此乃心術,索之於未兆之前,得之於形儀之後,默契造化,與道同機,握管而潛萬物,揮毫而掃千里,故筆以立其形體,墨以別其陰陽。(註十一)

所謂 "陰陽" 是指物體凹凸明暗,國畫不描寫光線,以陰陽背向來加強物體結構的作用,用墨分別陰陽背向。(此處所談的墨應是屬廣義的,除了黑色的墨也包含了各種色彩)。

用筆勾勒形體,再用墨或色來渲染,增強結構中的體積感和節奏感。墨的意義既然包括了色彩,中國畫對彩色的態度,與西洋畫也有所不同。西洋畫是直接用色彩作畫;國畫則先有筆墨然後再敷色,色彩是幫助筆墨表達的不足,居於襯托輔助的地位。西畫是採陽光下的 "光色",那是物體表面所呈獻的色澤,國畫則是探物體本身原有的色澤,即所謂 固定色"

謝赫的 六法" 第四 "隨類賦彩",是隨物體類別而敷彩,而不是陽光下的 "光色"。中國畫的彩色輔助筆墨,達到色與墨的交融,墨不礙色;色不礙墨,有互相幫襯的作用。

國畫也有,直接使用彩色作畫的 "沒骨" 畫法,是以彩作墨的畫法,同樣要保有用筆用墨的法度。

不可諱言,國畫色彩尤其中間色,沒有西畫多樣,但是在對比色的使用上是調合的,形成中國畫色彩,單純而豐富,明快而厚重,平塗而不單調,多種對比彩色控制起來,得到調合產生美感。

我們常見到的 "大青綠山水",用石青、石綠、硃砂、甚至泥金,來強調畫面藝術效果,在極度誇張情況之下施色,這種 "變色" 的做法,實際已超乎了 "固有色" 的範圍。此外也有只用一兩種顏色的 "淺絳山水",只用赭石和花青便足以表達畫面的情調,也都是國畫特有的表現方式。

色與墨既然有互相幫襯的作用,在墨上罩染色彩,形成 "以色助墨" 以墨顯色" 的調合作用,最明顯的是張大千的潑彩畫法,工筆花鳥畫也有在葉上加染石青石綠,黑色翎毛罩染石青,這些都是在水墨完成之後再施彩的例子。

色彩對比不當,過於強烈刺激,就會感覺 "俗氣"。國畫用色講究艷而不俗,特別注意色彩之間的和諧,除此之外最忌諱的是用又濃又厚的顏料一次塗上去,不但色彩妨礙了原有筆墨,濃厚的顏料一次也無法塗勻,影響了整個畫面,也顯不出色彩的光澤,以致乾枯失神,水墨部份也被這一片濃厚的顏料破壞了。

工筆畫用色有所謂 "三礬九染" 的說法,是指要多次反複的渲染,多次用稀薄的顏料渲染才有厚重的效果,並顯出顏色的光彩,尤其在使用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色,會顯有 "寶色"(註十二),這種用色方法與西畫也並不相同。

柒、形式之美
前文提到《清明上河圖》與《韓熙載夜宴圖》把不同時空的事務歸納在一幅畫中,這些繁複的景物又是如何構圖安排,現在討論謝赫 "六法" 之五 經營位置"

繪畫構圖,原是依觀察所得,中國畫家的觀察景物是邊走邊看,並不採取固定視點,並且不住的移動視平線,有人稱它為 "散點透視"

不同時空景物和眾多的人物,經過一番濃縮同時出現,畫家必須要預作 "經營" 以便各就各位,不致於擁擠不堪,或是空洞冷場。

國畫講究 "" "" 互相呼應;"" "" 互相襯托。人物固然要有呼應,山巒樹木甚至屋宇也要有呼應,疏密、開合、虛實、藏露、繁簡、揖讓、參差,用來發揮賓主協調的功能來體現藝術規律。

西洋畫的構圖不留空白,既使是天空湖泊,也要刻意描繪。中國畫的佈局,對於空白的安排有它獨特的一面,空白不僅觀托了畫面的主體,也擴大了畫面的意境,它可能是水,也可能是雲,留出來的空白不多不少,成為畫面佈局的 "形式美

中國畫的畫面如何掌握 "形式美",總括來講:不齊頭、不並列、形成各式不等邊三角形,三個要點。國畫常見的立軸長卷的佈局,近距離景物安置在下方,遠處的則在上方,這種處理方式有一個原則,就是:近不擋遠,愈遠愈高,而且偏左或偏右發展,而不是直線上昇。這種佈局可謂是一種高度的 "經營",也是與西洋畫構圖不相同的地方。

捌、臨與摹

六法 "最後的一法是 傳移摹寫",很多學者都解釋為臨摹。臨是 "對臨" 面對面的臨寫;摹是蒙紙 "影寫",無論是繪畫或書法,臨和摹都是學習書畫的必經途境。臨摹的意義,我們參照瑪忠蓮女士的說法:

僅就臨摹二字來說,可作如下詳細的解釋:",首先對著原畫,諦觀審視,深入讀熟,對原畫的用筆、用墨、用色以及章法構圖的特點,細心揣摩,仔細研究,達到可以捕捉住原畫的形神的程度。而後,在另紙上揮灑而就地再現出來,不必處處與原畫契合,當然,也難能如此。可以不必去 "謹悉微毛,留意於小" 以至 失其大貌'' 而達不到預期效果。所以,這又叫 對臨"臨寫,進而還有 背臨,即不看原畫,一氣寫成。

,古時多用 " ,意思相同,即指用透明紙復在原畫上,準確的勾描出稿子來,再撤掉原畫,把畫紙復在稿子上,參看原畫,纖微畢現的畫出來,要求筆筆不苟,神形兼到。

臨摹二字本不應混為一談,但在習慣上,往往把臨而不摹,或摹而不臨,通稱臨摹。(註十三)

臨和摹是學習中國傳統繪畫必要的過程,六法中的 傳移摹寫,是否就是指臨摹?應該再作檢討。

六法" 中的前五法是: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敷彩、經營位置,都是針對國畫的藝術體系和藝術規律來做的解說,這其間並沒有涉及學習的方法。

在重新檢討 傳移摹寫" 之前,我們不妨再回溯畫史 六法" 作者謝赫,是南北朝時代,南齊的一位人物畫家,同時我們也瞭解,南北朝時代山水畫和花鳥畫還沒有普遍發展,只有人物畫,前文已談過。當時的繪畫形式,除了壁畫和屏幛裝飾之外,軸卷畫亦未普遍。

無論壁畫或屏幛裝飾的繪製,與近代國畫家作畫提筆揮灑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必要先妥擬畫稿。傳世的名畫《朝元仙仗》和《八十七神仙卷》學者認為是唐宋時代的壁畫稿本,內容是道教 "五帝朝元",各路神仙朝拜 元始天尊" 的情節。 (註十四)

同樣情節的壁畫,尚有元代作品至今保存在山西芮縣永樂宮,永樂宮壁畫副本也曾在臺北國父紀念館展出(註十五)。壁畫主像高約兩公尺,其他神像也有一公尺五六,如此高大神像每鋪壁畫都有六七十位,這樣龐大的畫作,如何擬定畫稿,怎樣將畫稿傳移上壁?不能不先作思考,首先要比照壁畫的面積放大畫稿,無論使用 小孔成像'' "九宮格" 放大,神像的主次位置安排,彼此呼應的配合,先要完成初稿,再用紙連接與壁畫同大,背後塗滿炭粉,用骨簪在畫稿上壓描畫線,壓畫完畢揭下畫稿,牆壁上已有清楚線描痕跡,這一套方法畫師術語稱之為 鬼過關"。我們認為 "六法" 中的 "傳移摹寫" 指的就是這一套方法,並非是學習繪畫的臨摹。

"" "" 是習畫必經之途,後世把 "臨摹" 混合說成一件事,又把 "六法" "傳移摹寫"也說是臨摹,尤甚者,凡是依循傳統國畫的藝術規律完成的作品,不明究裏的人,一律都認為是 臨摹"臨摹"一詞變成了 無限大" 人云亦云,傳統中國畫無形中都變成了 臨摹作品",這樣的說法實在令人難以苟同。

玖、結語

二十世紀的中國,經過 "新文化運動" "文化大革命",傳統文化例如:文學、繪畫、戲劇、醫藥、武術等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激,我們曾見到當年用話劇來改革京劇,改成 "文明戲",延伸到文革時成為 "樣板戲",但是傳統形式的京劇,至今仍有很多人認為有其藝術內涵保有很高評價。有人認為中醫不科學,但是相信科學的西方人,對針灸之術卻趨之若鶩,積極研究學習。西方人對中國傳統武術 "以柔克剛" ”借力使力" 與西洋拳撃不同,有一部國語電影 推手" 描寫一位老華僑擅太極拳,數位精壯大漢不能將這位老年人推移半步。

我們以為一種文化的形成,是經過了長期的積累沉澱,千錘百煉不斷改進,存菁去蕪,這種改進是發自本體的,自我的,絕非屈服於外力的。無論產業、政治、都可以用革命手段謀求改革,獨文化不能輕言革命,革命之後如何再生?

繪畫更沒有新舊之分,藝術品的審美不能佔在新與舊的論點上。獲得會意的欣賞比作品的新穎與否更有意義。欣賞繪畫藝術,有各自的欣賞標準與習慣,應該堅持自己的欣賞標準,不必隨聲附和人云亦云,突顯了自己的無知。

對任何一種藝術用革命的方式,迫使屈從某種形式,這不是現代文明社會所應有的行徑。傳統繪畫被批判改革,文革時甚至被消滅於無形,可以用 "死去活來" 四字形容,如今既然已經復甦,痛定思痛我們對它該有一番深入的認識,才能夠意志不移,遵循既有的體系和規律向前邁進。

註釋:
  • 註一:台北美術家出版社出版:《美術大辭典》素描" 條。
  • 註二:天津楊柳青出版社出版:葉淺予著《畫餘論藝》中 教學三十六年稱道:離開了素描就失去了現實主義帽子相當嚇人。他們硬説國畫落後,不科學 "毒害青年,耽誤革命硬說 "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 硬說 國畫沒有自己的造型基礎" "國畫的教學計畫要由油畫系來訂",那時沿用已久的國畫名稱已被改為 彩墨畫"
  • 註三:同註二第119頁:蘇聯的學院式體系已移植過來。
  • 註四:同註一第74頁:"寫實主義條。
  • 註五:20025月大陸出版《美術觀察》"對中國畫教育有沒有問題?有沒有大問題?提出討論。
  • 註六:謝赫著《古畫品錄》見臺北華正書局出版:俞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第355頁。
  • 註七:張彥遠著《歷代名畫記》見臺北華正書局出版:俞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第32頁。
  • 註八: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戴敦邦著《自說自話》第16頁。
  • 註九:同註七。
  • 註十: 曹衣出水" 指北齊曹仲達所畫佛像,衣紋重疊而緊貼身,有如身著薄衣自水中出現。"吳帶當風" 指唐代吳道子畫人物,衣帶飄舉如臨風飄動。
  • 註十一:韓拙著《山水純全集》見臺北華正書局出版:俞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第671頁。
  • 註十二 :礦物色在研磨極細情況之下,仍會顯現出結晶的閃光,稱它為寶色。
  • 註十三: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出版:馮忠蓮著《古書畫副本摹制技法》第2頁。
  • 註十四:《朝元仙仗》與《八十七神仙卷》,兩卷白描人物,學者認為可能是繪製壁畫稿本。《朝元仙仗》現藏美國,《八十七神仙卷》現藏北京。
  • 註十五:永樂宮位於山西省芮縣永樂鎮,現存元代壁畫內容為道教 "五帝朝元" 其複製品曾於民國九十年來台灣,在國父紀念館展出。




-- 原文刊於工筆畫學刊第二十八期,20031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