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以形寫神

2002年夏天,去大陸訪友,見到一份《美術觀察》雜誌,有一個筆談專欄,刊出很多位大專院校美術科系教授發表的高論,所談的問題是:「中國畫教育有沒有問題?有沒有大問題?」總計有十二篇文章,大部份是針對「素描造型」和中國畫的「筆墨」有議論,認為中國畫用西洋的「素描」作基礎,而忽略了固有的「筆墨」,寫實的畫風取代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失策。

其中有一位教授說:
「二十世紀初期,康有為、陳獨秀等人發難:"近世之畫衰敗極矣",當以 "寫實" 原則來改 造中國畫和批判中國畫,欲 "合中西為畫學新紀元""斷不能不採用洋畫寫實精神" … 隨後的幾十年,西方古典寫實畫風及主張,取代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國畫經典,寫實樣式成了時代追摹的楷模,中國畫的名稱也以 "水墨畫" ”彩墨畫" 代之 。」

又一位教授說:
「如果客觀冷靜而不是人云亦云地回顧一下近百年來的中國畫發展,我們以為這段時期的中國畫教育是失敗,弊大於利。可以說康有為、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等人的教學主張和對嶺南派的不當評介,再加上後來引進蘇聯素描教學體系作為中國畫的基本訓練,把中國畫一步步地引入毀滅性的斜路。」

另一位教授很坦白的說:
「筆墨這個東西,恐怕很難拿來衡量十幾、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的真實能力,和藝術悟性。反過來說,我們也不能用素描造型的要求去衡量古代中國畫大師。」

從這位教授的話,我們暸解到,此時此刻的青年人,學習中國畫已經不重視「筆墨」甚至摒棄「筆墨」,他們的真實能力和藝術悟性,已經和「筆墨這個東西」脫節了,反過來說,「素描」才是他們所要追求學習的對象。

再看另一位教授的說法:
「西畫與中國畫,是兩種不同的繪畫體系,這在美術界已達成共識,既然是不同的繪畫體系, 就應該各有各的認知方式,和表達方式,教學方式也應該有別。但多年來美術科系的教學,幾乎都採取西畫的教學模式:畫石膏 畫人體,當學生已習慣了西畫的觀察方法和寫實技法之後,回過頭來再學傳統,臨摹古代名作,要理解 " ,使學生長時間難以適應。」

從以上這幾位教授的宏論中,我們感覺到,由於改革中國畫的不當,致使有志於中國畫的學生,沒有學習到中國畫領域中應該修習的課程,反而去鑽研西洋畫法,一心一意只求在「素描造型」上下工夫,忽視了中國傳統「筆墨」,雖然可以掌握形似肖真,卻忘記了中國繪畫是不求形似的。捨棄「用筆」之道,改用「素描造型」的「輪廓線」。有些作品一眼可以看出沒有筆法缺乏筆意,就如同有些外國人自認為是「中國通」,過年也穿上長袍來作揖拜年,一臉洋像,但永遠改不了是個洋人相貌。

但談到「筆墨」,眾所週知:運筆合墨行於紙上,就會立即出現墨線,筆按愈低,則墨線愈粗;筆提愈高則墨線愈細,若行筆緩慢,則成濕筆,行筆快速則現飛白。由於筆的提、按和行筆的緩、急,就會有不同的筆跡出現,如果再加入中鋒、側鋒、逆鋒、和行筆中的頓挫,中國畫的筆法是相當豐富的。

唐張彥遠著《歷代名畫記》有云:
「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立意,而歸乎用筆。」

宋韓拙著《山水純全集》有云:
「凡畫者,筆也,此乃心術,索之於未兆之前,得之於形儀之後,默契造化,與道同機,握管而潛萬物;揮毫而掃千里,故筆以立其形體,墨以別其陰陽。」

明白的指出中國畫是用「筆」造型的,用「墨」(包括色)來分別陰陽明暗的,「筆墨」是中國畫的精髓,讚美一幅畫往往稱它「筆墨」好。關於「用筆」,在中國傳統人物畫中表現最為明顯,這其中以「曹衣出水」和「吳帶當風」兩種不同的「用筆」典型來看,說明了中國畫中的「線」有表現「質感」「量感」的能力。

中國畫不主張寫實,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雖說:「象物必在於形似」,但他又說「形似 須全其骨氣」,六法中有「骨法用筆」,中國畫不是看一筆畫一筆的方式畫寫生,「骨氣形似皆本而意,而歸乎用筆」。中國畫「重意輕形」,所強調的是「用筆」。

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又說:
「夫陰陽蒸陶,萬象錯布,玄牝亡言,神工獨運,草木敷榮不待丹碌之采;雲雪飄揚不待鉛粉而白,山不待青空而翠,鳳不待五色而綷,是故運墨五色具,謂之得意。」

傳統的中國畫有一種不加彩色,全憑墨線表達畫意的作品,稱它為「白描」。藉書法中的起筆、 收筆、提筆、按筆、撇捺轉折,諸多筆法應用到繪畫之中。「白描」在人物畫中「以線寫形」,表現最為明顯。任何物體,本身並沒有我們所勾勒的墨線存在,用筆勾出來的墨線,實際不過是物象面的接觸,尤於人們想像似乎有一條線在分界,實際它是虛無不存在的,因此「白描」作品是道地的「寫意畫」。中國畫夜景,並不需要把畫面染得黑暗,也不必描繪光源、塗染陰影,更不考慮投影高光,這就是寫意手法,觀賞者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詮釋畫中意境,這就是所謂的「得意」。

書畫筆法相通,是中國畫獨具的特色,如果忽略了這個獨具的特色,用一些生硬直挺的線來造型,所組成的中國畫,缺乏筆法筆意,難以「得意」,也就不足欣賞了。

台灣前輩畫家林玉山教授,曾用毛筆在宣紙上畫白描人體,在畫上題道:「無氣氛之裸體畫, 如無香之花,畫者必須留意此點,畫才得生動之感。」我們認為「氣氛」就是指「得意」,用遒勁肯定的墨線寫出人體的體態,表出質感,雖簡略數筆,卻能「得意」,也就是畫中有了「氣氛」, 掌握住畫的精神而產生韻味。

人物畫的審美,要求畫得「傳神」,就是有神韻,看來令人心曠神怡耐人尋味,這樣的人物造型是吸收匯合了多數儀態,畫中造型比真實形象更要傳神。中國畫一貫的主張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種「師造化」不是單一的、局部的、片面的、更不是看一筆畫一筆的寫實畫法,而是人生生活經驗的累積。最重要的還是「中得心源」,如何活生生的表達出來,達到它的最高指標:「以形寫神」。


-- 原文刊登於工筆畫學刊第二十六期,2002121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