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淺論六法中「隨類賦彩」

前言

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已用筆用墨爲主,不加彩色作品稱爲「白描」,有人認爲「白描」就是西洋畫中的「素描」,其實不然,中國畫中的「白描」著重用筆鉤勒墨線造型,西洋畫中的「素描」用炭筆寫生,爲追求準確的造型,往往重複輪廓線,線條無法肯定。「白描」的用筆猶如書法,必須一筆到位不可重複用筆,不同的筆法寫出不同的質感量感,無須設色已是完成作品,西洋畫「素描」面對實物寫生,尋覓光源焦點透視,光線明暗必須交代清楚,不惜多次修正輪廓線,這是畫前起草工作,不能算是最後完成的作品。「白描」與「素描」,非但畫法畫具不同,前者已是完成作品,後者僅是畫前起草,兩者完全不同,不能相提並論。

西洋畫無論是水彩、油畫,都是直接用彩色作畫,沒有賦彩設色之說。中國畫用筆用墨之法,視墨爲色,與西洋黑色即光線最暗意義不同。

宋人韓拙在《山水純全集》中說:「筆以立其形質;墨以分其陰陽」,把中國畫用筆用墨的分際,講的很清楚,用筆鉤勒墨線造型,用墨渲染來分辨陰陽背向呈現體積感。

中國的水墨畫中:梅、蘭、竹、菊,俗謂四君子,在構圖的遠近距離,常常把近距離的景物用濃墨,遠距離疏遠的景物用淡墨,這種近濃遠淡的墨色,與西洋畫中的光線明暗無關。中國畫以墨作色,梅、蘭、竹、菊雖無純黑色,因爲不是面對實物寫生,而是掌握了它的神韻,所謂「以形寫神」,畫家觀察許多竹子的生長情形,已經胸有成竹,用簡煉的筆法寫出,依然氣韻生動。

隨類賦彩

南齊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到畫中有六法,「隨類賦彩」位列第四。所謂「隨類」是指物類本身具有的固有色彩,不是受光線照射或投影的「光影」。中國畫因「隨類賦彩」不用「光色」,不採用光影,也沒有投影,不去尋覓焦點,與西洋畫有很大分野,中國畫雖然有渲染技法,但不是爲了表現光線,而是增加陰陽向背的立體感和節奏感的藝術效果。爲了更瞭解中國畫隨類賦彩設色的法則,試作四項分述:

一、單色變化

單色(包括墨)平塗暈染,彩色(墨)經過平塗再用另支筆蘸清水暈染分出濃淡,也稱作渲染,這種單色暈染,不是追求光線而是呈現體積感,彩色單純明快厚重,增進節奏感的藝術效果。

二、對比調和

中國畫設色著重對比色彩,對比色彩如何產生調和很值得關注。所謂對比,例如黑與白、紅與藍、赭與綠,都是強烈的對比色,畫中黑白兩色如何調和,例如畫太湖石有一些石洞,如果特意畫出石洞稜脊,便在雙方對染墨中間留出一條沒有染墨的細白線,突顯一條稜脊,這種留白線猶如鉤勒墨線的效果,我們稱它計「白當黑」。
例如赭石是紅色系統顏色,藍色加入黃色呈綠色,在青綠山水中山石的賦色則是先用赭石作底色,再加石青石綠,會顯得格外豐富。人物畫中仕女如果是紅色衣服,裙帶便用石青或石綠,不可再用硃砂,其理相同。

三、色不礙墨,墨不礙色

以筆墨爲主要技法的中國畫,墨與色的關係是互相輔助襯托的關係,如果施重彩,不可以淹蓋筆墨跡,也不可以在賦色之後又在彩上加墨, 那不是輔襯托而是破壞。不過在寫意花鳥的技法中,也有墨與色混合的例子,在飽含淡墨的筆尖上蘸花青來點葉子,有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的趣味。畫墨荷在荷葉上加染石青,更能顯出蒼潤沉著的感覺。這些畫法都是墨與色相互輔佐襯托、互不妨礙的實例。

四、濃而不俗,淡而不薄

中國畫的色調配合源於民族習慣與思想感情有關係,要求濃而不俗。什麼是俗?如果色彩對比關係不當,過於強烈刺激,沒有考慮到色彩本身純度任意配合,就容易產生惡俗的色調。尤其是使用重彩時,要注意彩色之間的協調,要做到艷而不俗,淡而不薄。西洋油畫把油彩堆得很厚,中國畫的賦彩講究薄中有厚、淺中有深的感覺。工筆畫賦彩,一向是薄塗淡染一遍又一遍重覆施色, 顯出多層次有厚重感覺。如果不耐多次之繁,用濃厚的顏料僅塗一次,非但難以均勻,反而感覺色彩單薄。中國畫賦彩的原則是:濃不堆雜,淡不單薄。

結語

中國畫的創作,是經過畫家對實物的觀察記憶默寫,遵循傳承的技法,隨筆渲洩,不採取面對實物寫生,不受透視光影限制,才有咫尺千里的長卷、重山疊嶂的立軸的出現,東西方繪畫藝術文化背景不同,各有傳承,各有優點,允宜各自發展,互相影響。藝術欣賞在於耐人尋味,近年有人指責中國畫不科學,主張用西洋畫法改革,認爲「素描」是所有藝術的基礎,這種強制作爲,破壞中國畫藝術傳統精神,結果產生不中不西的作品,耐人尋味成爲無味可尋了。



--原文刊於工筆畫學刊第三十八期,20091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