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工筆畫不可或缺的毛筆「小紅毛」

畫工筆畫鉤勒細線,除手腕功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得力的毛筆。早年北京有家「吳文魁」製作了一種小型毛筆名為「小紅毛」,因為筆頭被染成紅色,順口叫它「小紅毛」。

台灣以前也有人做,也染紅色筆頭,取名「紅豆」,外表與北京的「小紅毛」相似,但不經用,用不久筆尖散開,無法畫出細線,更尤甚者會脫色,沾水之後,水變紅,作為畫筆之用極不適宜。

改革開放之前大陸任何货品不能輪入台灣,毛筆當然也不例外,只有高價購買日本「面相筆」。台北巿和平東路有「美術大街」之稱,師大美術系在此,附近美術用品社、棉紙行、裱畫裝池、畫廊林立,尚未擴宽道路之前,有一家大同茶莊,由於常買茶葉與老闆熟識,有 一次他拿了幾支毛筆問我要不要,一看之下竟是北京的「小紅毛」, 說是香港僑生帶進來的。

「小紅毛」不是甚麼名贵毛筆據說是專門供應繡花作坊描花樣用的,後來畫家發現它好用價錢又便宜,從此平步青雲「小紅毛」登上了畫壇,成為工筆畫家的重要工具,雖然如此它並未得到一個響亮的雅號,筆桿上從來也不刻名字,一身樸素進入藝林,仍以「小紅毛」呼之。

「吳文魁」與其他行業相同,都被收歸國營,納入「北京製筆廠」,初見「小紅毛」筆桿白淨尚印紅字一行「小紅毛,北京製筆廠製」「小紅毛」就成了正式筆名,並且堂而皇之印在筆桿上,不久筆桿改為棕色,上印金字,但一摸字就不見了 「小紅毛」的名號轉眼又消失,自此品質每況愈下,用不久便要汰換新,不勝其煩。

與藝專學長北京畫家李大成先生通信談起,李先生回信說:

吳文魅是田家生意,共二店:崇文門外茶食胡同口是吳文魅,另一家在馬市路南名為吳文生,所產毛筆完全一樣。據知大千先生定做一批大紅毛,非常好用。我和田氏父子極熟,曾幾次去他倉庫挑筆桿作「鼓鍵」,太輕不能用(按京戲中武場打單皮鼓用)。

大成先生是名畫家徐燕孫得意門生,對京戲造詣很深,擅司鼓曾與名家杭子和,白登雲遊,李先生又說:

另家製筆李福壽在騾馬市路南一間小樓,我和他家少經理也熟,他家「蟹爪」和「小紅毛」一樣,56年併入「北京製筆廠」,近幾年也改為紅色叫「小紅毛」,在筆桿上貼李福壽標藏。

現在才知道,吳文魁絕跡了,李福壽原先不染紅色的「蟹爪」,當年我也常使用,筆桿的選擇,刻字的工整,都十分講究,價格較「小紅毛」贵些,取名「蟹爪」也很典雅,現在竟放棄原有優點,染紅筆頭也叫「小紅毛」,頗為不解。



-- 原文刊登於工筆畫學刊,五卷一期,200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