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在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九月五日第41版「休閒文化」專欄,記者沈怡專題報導:
台灣前輩畫家的作品,幾年前開始被本土化的風潮催化,備受囑目,出現前所未見的價。一位藝廊經紀人搖頭:「老實說,幷不能反映真正的行情」因爲,把這些畫作放到國際拍賣市場上,反而拍不出國內畫廊出的價格。
觀想藝術中心負責人徐政夫覺得,這種地域性的特色,多少受到情感因素影響,使得台灣本土畫家,不論在世的當代藝術家,或前輩畫家,都較被追逐收藏。
畫作中的水墨畫(按係指中國畫而言),近年有式微的迹象,流行區域僅局限于大陸、香港、台灣等華人地區。台灣也明顯地不復往日盛行,代理國畫的藝廊比過去少了數倍。
水墨畫之所以受到國際市場考驗,與西方人士對國畫的認識有限有關。徐政夫幷解釋,水墨畫有時一揮即就,有些畫家現場就可揮毫,完稿迅速的程度,予人印象有如漫畫,不似油畫細雕慢琢,也是水墨畫後天條件失調之處。
以上僅擇錄了報導的一小部份,其中突顯了兩個問題,一個是「本土化」,另一個是「中國畫式微」。我們就此試作分析:
最近幾年在台灣最響亮的口號便是「本土化」,社區要「本土化」地名要「本土化」,藝術要「本土化」,收藏也要「本土化」、「本土化」的作品「被追逐收藏」是必然的,價位高出國際行情,在我們從事藝術的人看來也是好事。不過一個真正的收藏家絕不是爆發戶式的收藏,用耳朵聽人家說而自己不用眼睛看只要價貴就好。很像齊白石畫的一張畫題名「耳食」用筷子夾了食物送給耳朵吃,耳朵自然不會吃,諷刺那些只會聽不會看的人,不過是「耗財買面子」而已。
「國畫式微」,言其說中國畫在外國行情看貶了,而價位低落的主要原因又是「西方人士對國畫認識有限」,所以中國畫在外國不值錢,那麽其罪不在中國畫本身的藝術水平。是我們沒有把够水準的畫送出去,同時也沒有一套完整的推展計劃來教育「認識有限」的西方
人士。
據我所知有些畫展主辦者,要求畫家仿照「江湖賣藝」作現場揮毫,這種即興之作自然是「一揮即就」,豈能視之爲代表作?這些不健康的作爲,自砸招牌,落得走上「式微」,不過是行情低了,畫商賠了,中國畫真的沒有欣賞價值?美國和法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要請故宮藏畫飄洋過海展覽又所爲何來,我們能不深思?
--老爹利用筆名 – 艾民,刊登于工筆畫學刊,第四卷一期,1999年1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