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6年1月18日 星期一

藝文舊談 - 界畫樓閣

談到樓閣,一般人都稱它爲界畫,因畫樓臺殿閣之類的建築物大多是使用界尺作畫。 

界尺是用一條木尺,在邊沿上加一條溝槽,用毛筆畫直線就依靠這條溝槽,因爲毛筆筆尖軟,所以要另外加一枝筆桿,抵任溝槽,換句話說就是一手拿着兩支筆,一支筆尖朝上用筆桿抵住界尺,一支筆尖朝下畫直線。 

這樣以尺爲矩,引筆畫線,筆在手中可以任意伸縮,自由操縱畫筆,毎移一次界尺可以畫出很多平行線來。 

中國繪畫與書法相通,界畫雖然是依靠界尺作畫,由於用筆的輕重緩急不同,所畫出來的線條,也有其不同的趣味,雖然只不過是一條直線,但細考究起來,和西洋鴨嘴筆所畫出來的直線,趣味不盡相同。 

中國繪畫向來是偏重筆意,不太計較形似,界畫的要求不但要有筆意,而且還要注意形似,甚至於遠近透視也不能忽視。 

硏究界畫,首先需要具有營造建築方面的知識,郭若虛曾說:「未識漢殿吳殿,梁柱斗拱,憑何以畫屋木也?」 

在中國繪畫中的界畫受到多方面規矩的約束,是具有一定格局一定準繩的繪畫,雖然界畫要中規中矩,但是仍舊要保持中國繪畫之筆意,所謂游規矩之中,而不爲所窘,因爲它畢竟是畫,不是建築藍圖,自古以來的畫家們,都認爲界畫難工的原因亦卽在此。 

翻開畫史,歷代畫家專攻界畫的實在不多,大部份都是山水畫家或是人物畫家兼攻的,例如:唐代的大小李將軍,尹繼昭,五代的胡翼、衞賢,北宋的郭忠恕,南宋的趙伯駒,元朝的王振鵬,明朝的仇英,吳彬,淸朝的丁觀鵬,都是擅長界畫的大家。 

有人主張畫樓閣不必使用界尺,只要打好畫稿,畫家照著寫鐵線篆的筆法來畫就行了 ,當然,如果是山水中的點景樓閣是可以信手畫來的,使用界尺反覺得呆板,若是重樓疊宇,精密復雜的樑柱斗拱圍欄丹陛,不用界尺恐怕就難奏其功了。  

 

藝壇雜誌六十一期 約民國 62 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