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

藝文舊談 - 憶胡師佩衡

胡佩衡,號冷庵,河北人,抗戰以前創國画函授社,桃李滿天下,胡先生的山水有的地方像黃鶴山樵,有的地方像石谿,偶畫花卉,頗有白陽意味,胡先生作畫,下筆很快,握筆姿態也與常人不同,他用姆指食指和無名指執筆,把中指揚起,這是民國三十三年胡先生就任北平藝專敎務長以後,我上他的山水課時所得印象。 

胡先生有早起習慣,每天早晨去德勝門曉市溜逛一番。談到北平的曉市,眞是個奇妙的地方,常常有文玩字畫出現,所以很多文人雅士都喜歡到這個曉市來逛逛。 

胡先生住在北平西四牌樓北,後毛家灣胡同,名篆刻家禹民先生也住在此處,分租了胡宅三間房,算是胡先生的房客,我在進入藝專以前,常去金先生家學篆刻,寫篆字,得識這位山水大師,我考藝專,得到胡先生鼓勵很多。 

有一次在金先生那兒看到好幾方圖章,有帶紐的,也有沒有紐的,原來這些圖章,是胡先生從德勝門曉市買回來的,事後有紐的幾方白壽山,經過金先生重新修整之後,鈕獸奕奕如生,非常傳神,看了之後,我也有點心動,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德勝門曉市去等胡先生了。 

胡先生自己家有包車,毎天他坐車來,一下車看見我就笑了,心想你這個年靑人也來逛曉市了!我一路隨著胡先生走,一個攤子接一個攤子,百物雜陳,很多買主和賣主都在袖中以手式討價還價,袖中乾坤局外人難以測知,很多琉璃廠古玩鋪派出來搜購貨品的,也都相繼到來,都跟胡先生打招呼,謙恭異常。 

德勝門曉市分很多區域,有舊衣服,有自行車零件,有五金用品,有一般舊物(行話叫雜項),我們所到的就是這個區域,這裏有鼻烟壺、水煙袋、圖章硯台、墨盒鎭紙、小玉件、陶瓷器、舊漆器,偶爾也會發現有前淸的官服、頂翎涼帽、補服、花盆底、各種荷包。 

胡先生逛了一圈,沒有買什麼,我倒是滿載而歸,最値得回憶的是在一個小攤上看到一堆碎墨,胡先生認爲可以買下來,回家粘一粘就可以用了 ,花了兩角,相當一套燒餅油條的價錢,全部買下,回家仔細拼鬥,竟是一方曹素功製的「紫玉光」,喜出望外,一直也沒捨得磨用,至今還留在身邊。  

 

藝壇雜誌五十九期 約民國 62 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