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讀過的歷史課本中,似乎有這樣的描述:唐代因為經歷了盛世,國力強盛,當時的藝術形象豐腴瑰麗,色彩絢爛。對比於之前的南北朝時代,因為戰爭,大家最強烈的印象就是佛教藝術的興盛,人們似乎在祈求更平安的生活與未來。藝術與人類的生活就是息息相關。所以,利用類似的概念來說,清光緒24年 (1898年) 的戊戌變法,如果將此一事件作為一個節點來看,藝術也是跟著發生了重要的變化。
1840年鴉片戰爭戰敗後,當時的中國感受到內憂外患。清政府開始進行洋務運動,希望能夠「師夷之長以制夷」,以謀求變革。藝術界也似乎感受到了這個趨勢。開始有人主張利用西方寫實主義來改革傳統中國畫。1926年,主張改革的人擔任了重要的藝術學校校長,導致當時該校國畫系主任憤而辭職。改革與傳統的衝撞,就此檯面化,史稱:「國畫論戰」。到了1945年,二戰結束,校長又回到學校,更有鑑於之前變革的衝撞,自然更有鬥爭的準備。上述這段短短的歷史描述,現在來看,其實已經全面而且徹底的影響現在中國的傳統藝術。當時的父親,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求學於北平藝專。然而,在此之前,至少有五年,父親已經是雪廬畫會的成員,自然是接受傳統藝術的薰陶。
傳統被忽略了
在觀賞傳統藝術的時候,也許你會說,那不就是水墨畫嗎?當然沒有那麼簡單。在古代,沒有現代工具的情況下,文房四寶是畫家的重要配備,而其中的毛筆是唯一可以揮灑的工具。如果你只僅從西方素描的概念來看,當然只有出現水墨的概念,雖然傳統的繪畫也有水墨寫意的概念,可是你已經忽略了毛筆可以創造出的線條美感。
父親曾在《中國人物畫筆法之研究》一書中說到:「中國繪畫,依照宋代的《宣和畫譜》分為:道釋、人物、宮室、番族、龍魚、山水、畜獸、花鳥、墨竹、蔬果等十門。道釋、人物,居十門之首」。「中國傳統繪畫技法,人物畫以描法為主要,所謂描,非指描摹,而是專指線描 - 用筆之法」。「人物畫以線表現人物形象,用筆之法至為重要」。「運筆合墨,行於紙上,當即出現墨線,筆按愈低,則墨線愈粗;筆提愈高,則墨線愈細,若行筆緩慢,則成濕筆,行筆快速,則現飛白」。「由於按筆、提筆,及行筆速度快慢不同,表現出很多不同的筆跡」。「如果再加入中鋒、側鋒、逆鋒,及用筆頓挫,中國人物畫的筆法是非常富於變化的」。
看這些文字,其實不僅是文字,而是父親一生的實踐。我們從以下的里程碑,就可以看到所謂堅持的傳統,絕非紙上談兵而已:
- 民國七十二年,他當年六十歲,他撰寫了上述的《中國人物畫筆法之研究》書稿。這本書當時並沒有出版,直到2017年才付梓。
- 民國八十年到八十五年間,他七十歲左右的時期,他創立了中華民國工筆畫學會,並且籌辦兩岸工筆畫大展。其實,他的用意就是希望告訴大家不要忘記傳統。
- 民國九十二年,在他八十歲,完成了一幅,展開超過十公尺長的卷軸–《群賢圖》,全部是以白描人物的方式,所完成的一幅巨作。
- 民國九十七年,在他八十五歲時,出版了《吳文彬白描人物畫輯》,也是利用白描的方式,繪出了兩百位高仕與仕女。後來,北京的文化藝術出版社在2017年又重新出版了這本書,重新訂名為《吳文彬高士仕女白描畫譜》,重新展示了這兩百零一位白描高仕與仕女。就在此書出版的前夕,這兩百零一份的白描原稿,耗費巨資,裱褙成為十本冊頁,仔細收藏中。
- 圖一是第一件作品是:白描揮扇仕女冊頁之一,1981年,揮扇仕女圖卷,相傳是唐代畫家周昉的作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原作設色。父親利用白描的方式來呈現人物的型態,突顯婦女的神態與呼應他們的生活喜樂。
- 圖二是第二件作品是:十六應真冊頁之一,1971年,很明顯,線條的展示與仕女是不同的,同時呈現出羅漢神情的刻畫,若思若樂,臻於一心於不亂,存亡且自在之情境。
- 圖三是第三件作品是:瑤池宴畢,1981年,82x144橫軸。八仙過海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也是利用線條、淡染,呈現出瑤池宴畢後的滿足與祥和,寓意出平安與溫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