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記得有一部電視連續劇,劇名「宰相劉羅鍋」,戲中有一場乾隆皇帝設「千叟筵」,有很多白髮蒼蒼返休的八旗將士們前來赴宴,席間乾隆皇帝垂詢他們解甲退休生活,老將士們一時興起,隨身帶來八角形手鼓邊彈邊唱,唱起當年征戰之餘軍中文康活動的曲子,乾隆皇帝竟也隨聲附和唱了起來。八旗將士返休之後仍利用這些曲調各處演唱自娛娛人,乾隆皇帝爲此頒發「龍票」准許在不接受酬勞,不營利的情形之下到各處演唱八角鼓曲,稱他們爲「票友」。
這種八角鼓曲,由三弦伴奏,唱者手執八角鼓用手指彈出清脆聲音啓動節拍,辛亥革命以後,北京天津很多唱八角鼓的職業藝人,在廣播電台或劇場演唱,成爲家喻戶曉的曲藝。筆者初次回北京探親訪友,在前門外有一家名爲「老舍茶館」,有很多退休老藝人在此表演,又聽到八角鼓曲的演唱,回台灣之後仍有繞樑的感受。
今年春季,又有北京之行,於偶然機會參加了一次名爲「集賢承韻雅集」的曲藝活動,那是一次典型八角鼓票友的集會,是在一所私人宅院定期舉行,每逢星期一晚飯後七時至九時,大家聚在一起唱曲,不收任何費用。主人是年逾九十的錢亞東老先生,雅集備有三弦伴奏和八角鼓,曲友們依時來到,各自獻唱,男士女士都有,鼓聲響起高歌一曲,其樂無窮,其中有不少尙在大學就讀的年青朋友,席間還有一位正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小姐,專程來北京研究「子弟書」俗曲的,不禁想起「德不孤必有鄰」這句話。
八角鼓曲調悠揚,曲詞有濃郁文學意涵,抒情寫景耐人尋味,文人墨客依曲綴詞,國畫大師溥心畲先生也深通此道,此行獲得溥先生編「洛神賦」八角鼓曲詞,錄供同好作爲本文結束。
「秋光如練,秋水潺湲。陳思王朝罷魏主,回轉東藩。蒼煙橫野色,斜日落虞淵,旌旗停碧岸,引駕欲登船。忽見那縹渺煙波雲霧裏,一片神光到馬前。(過板) 那君王見一麗人,洛川之畔,翩若驚鴻翔玉宇,宛若游龍獨往還。春松凝秀色,秋菊比芳顏,明珠翠羽光璀璨,桂旗波影自翩翻。疑是香妃臨北渚,恍如神女降巫山,盈盈一水人咫尺,解佩求通一語難。悵春宵想象移情,人不見,星懸銀漢無船渡,凌波一去渺如煙,綿綿此恨成千古,空剩下一片斜陽洛水寒。」( 此曲爲伊增塤先生贈 )。
-- 原文刊登於河北平津文獻三十一期 – 2005年一月一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