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傅統繪畫,習慣分為「工筆」和「寫意」兩大類,筆法工整細緻的,泛稱「工筆」;筆法放縱簡練的,謂之「寫意」。如果從繪畫發展看來,工筆畫早於寫意畫。
公元八世紀唐代張彥遠著歷代名畫記中,就曾談到畫有「疏密二體」,密體是指筆法細密的,就是後世所謂的工筆畫。公元十六世紀的明代,都穆,在南濠居士文跋中説:「古人作畫多尚細潤,唐至北宋皆然」。公元十八世紀的清代,盛大士,在谿山臥遊錄中説:「唐人畫,勾勒工細,非一旦可以造成」。
公元四世紀東晉顧愷之,五世紀陸探微,六世紀展子虔,七世紀初唐閆立本兄弟及李思訓父子,直到十世紀北宋,具是以工筆畫為主流。大唐盛世日本學者遊學長安,接觸工筆重彩畫法,使用礦物顏料合膠作畫,日本延續至今,本省畫家習於日本,在台灣創立膠彩畫。
公元十三世紀,元、明兩代之後,我國繪畫風格頗有轉變,捨鬱密而崇疏簡,強調「逸筆草草,不求形似」,創作目的是「聊以自娛」。工筆畫不受重視而式微。
公元十九世紀,敦煌千佛洞,發現大量古代繪畫。近年田野考古發掘,也有不少繪畫伴隨文物出土。我們直接或間接的可以目睹昔日工筆畫的風采,這不但在藝術上有所借鏡,同時也認識了工筆畫優良傳統所在。公元九世紀以後,五代兩宋的名蹟,博物院均有典藏,工筆畫已經有了完整的發展體系。我們之所以推展工筆畫,因為今日台灣畫壇有其發展條件。
膠彩畫經過長期發展,融入西方繪畫表現方式,不免有藝術的變形與誇張,實際上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力士、天王,也極盡誇張之能事,十七世紀晚明也有變形主義的畫家活耀當時的畫壇。當代工筆畫也融入了這些表現方式,豐富了工筆畫的內涵。
工筆畫學會在民國八十三年,與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合辦工筆畫大展,邀集了大陸工筆畫家作品,與台灣畫家的作品,同在中正藝廊展出一個月,得到很好的迴響。事隔兩年的今天,再次合辦大展,所徵集的作品更為多樣,並且增加了相當數量的膠彩畫。
台灣畫家在這次展出當中,相信對於大陸方面提供的作品,定有更近一步的認識,對大陸畫家而言,可以從這次大展專輯的傳播,對台灣作品的風貌,也必然有較深入的瞭解。
兩岸工筆畫家可以藉此建立藝術交流的渠道。工筆畫已經寂寞了七個世紀,此時我們應該在優良的傳統基礎上,開拓出一天地,我們相信,工筆畫的未來是光輝的,有前途的。
--原文刊於工筆畫學刊第一卷三期,1996年7月1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