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遷移水樂宮元代壁畫追憶陸鴻年教授

永樂宮是位於山西省芮縣永樂鎮的一個道觀,相傳這裏是八仙之一呂洞賓的故鄉,這座道觀原名是 「大純陽萬壽宮」,建於永樂鎮,習慣稱它為「永樂宮」。大陸修建黃河三門峽水庫,「永樂宮」正處於淹沒區,「永樂宮」保存有完整的元代壁畫,畫風卻與唐代吳道子極為相似,同時「永樂宮」的木結構建築也是在古建築中難得一見的。因此決定按照原樣遷建到芮縣北郊現址。從1959年到1965年花了六年時間進行遷建工程。

我國古代建築以木結構為主,遷建工程阻力較小,壁畫的移動其困難程度之大,是可以想到的,如何使壁畫毫髮無傷,必須工程人員與美術工作者充份配合。

根據山西省古蹟建築保護研究所柴澤俊編著《山西寺觀壁畫》對永樂宮壁畫遷移有很詳細敘述:

若整塊揭取,面積甚大,加之局部已酥鹼,必然導致破碎。若分塊揭取,又要顧及到如何避開壁畫中人物密集的地方,頭、手、冠戴等精緻部份,經過實地測量,設計和試驗,在盡量不損壞畫面的前提下,將其割開三毫米的裂縫,然後分成若干塊,大者六平方米,小者三平方米。與此同時,還要預製成與畫塊相等的木板(壁板)並在其下端安裝九十度的角鐵。把 壁板靠近畫壁外側,根據牆上凸凹不平的狀況,用舊棉花和細紙加以舖墊,然後依附於畫面上,再加以固定,從而使揭取下來的畫塊被壁板托住而放下。在揭取壁畫以前,首先應將畫面上的汙塵洗淨,接著刷膠礬水一道, 用以封護表層,防止畫面顏色脫落,同時還應在壁畫的殘洞和裂縫處用膠礬水貼細紙和棉布各一層,避免揭取和搬運時有所震動而使壁畫遭到損傷。揭取壁畫的具體方法有:偏心輪機鋸截取、折牆剔取、雙邊「拉大鋸」刻取、和長柄平面大鏟鏟取。上迷這四種方法,都在壁畫畫面泥皮的背面採取措施,從而割斷泥皮與泥壁的聯繫,使畫塊依附於壁板上而被托取下來,用以確保壁畫安全無恙。(註一)

壁畫取下經過加固維修,遷移新址復原上牆,除了顧及當時溫度濕度的掌握,還要掌握適當的粘著力,畫塊與畫塊之間的結合連接,最後全部畫塊依次上牆,還要保持畫幅的衍接衣紋筆法的流暢,和原畫氣韻的生動,畫面上的縫隙和殘洞用素泥填平,最後由美術工作者補色修復和作舊。

1959開始到1965完工,花了六年時間,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永樂宮」壁畫屹立無恙,成為研究中國傳統人物畫的重要資源。已故人物畫家陸鴻年教授就是參與壁畫遷移的美術工作人員之一。據服務於安徽博物館的石谷風教授曾談到:

1978年我到北京東單棲鳳樓看望陸鴻年,老同學相見如故,他談了多次帶學生到山西芮縣永樂宮研究元代壁畫,並複製臨摹大量壁畫的情形。1959因修建三門峽水庫,他協助進行全部壁畫的遷移工作,他利用纖維板臨摹了許多壁畫原作,並出版了《永樂宮壁畫藝術》一書,經他介紹元朝壁畫以八個身高三米的主像為中心,襯以身高二米的群仙二百八十餘人, 構成全圖,整個畫面構圖宏偉,人物面貌各異,神情生動,衣帶飛舞飄逸,千姿百態,彼此呼應,構思極為精到,其用筆勁健流暢,充份體現了線條高度的表現力,非名手是不能創出這樣傑出的作品。(註二)

遷建壁畫的過程用大量的膠礬,保護壁畫的顏色,這是工筆畫家繪製重彩一貫的手法,多次渲染施彩必須借用「膠礬水」來固定顏色,這又非拆遷工程人員所能瞭解到的技法之一,其他如怎樣躲開頭部、手部、和細微部份,分割壁畫,下牆、運輸、接拼、上牆、如何衍接復原,這些工作必須擅長工筆人物畫的畫家主其事,陸鴻年教授參與其事,可謂深慶得人。

陸鴻年教授與現在瀋陽魯迅美術學院晏少翔教授,同是北京輔仁大學美術系畢業。均以工筆人物畫馳譽北京畫壇,陸教授尤擅以國畫構圖寫西方聖母,用白粉作透明頭紗,技法堪稱一絕,曾與石谷風教授同在故宮研究古畫。(註三)

筆者居北京時,與陸鴻年教授有一面之緣,也曾去輔仁大學美術系參觀,蒙陸教授接待,輔大美術系,原為遜清恭王府花園,環境優美之極,每與已故臺靜農教授談起,仍神往不已。

據臺教授告知筆者,恭王府花園作為輔仁大學美術系校舍,是當年臺教授任輔大秘書時,與首任美術系主任溥雪齋教授共同所選定者。

註譯:
  • 註一:參閲柴澤俊編著《山西寺觀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1997
  • 註二:參閱石谷風著《古風堂藝談》,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1994
  • 註三:早年北京故宮之武英殿設置國畫研究所,研究古代繪畫技法,各校美術科系畢業生有志投入此項研究工作者不下四十餘人,其中來台畫家吳詠香、孫雲生,均為該所研究學員,大陸畫家石谷風、陸鴻年、晏少翔、田世光、俞致貞、張其翼、王叔暉、謝天民等也為該所研究學員。石、陸二位故有同學之誼。




原文刊於工筆畫學刊第四卷三期,1999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