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

「十八描法」之檢討

一、前言

中國繪畫中的人物畫,主要的技法是「線描」,甚麼是「線描」,可以分兩方面來談:先說「線」,就是「筆道」,在繪畫中叫它「線條」或「鉤勒」,都是專指墨線而言的。「描」可以解釋為「描寫」,並不是「描繡花樣」也不是小孩子學寫字「描紅模」,這些描摹都不能算是繪畫藝術,也與我們要談論的「線描」沒有額關連。

「線描」是用線「描寫」,也就是用線作畫、用線造型的繪畫。其實所有的實物,本身並沒帶有線,它不過是視覺感受而已,既然實物本身並沒有線的存在,那麼這些用「線」來 造型的繪畫,本身就是「寫意」的。

人物畫用線表達衣服紋路縐折、 頭臉五官、四肢手足、更由衣紋轉折顯示骨體態,甚至舉止之間顧盼之情,都是用不同「線描」來表達的。人物畫的衣紋,要從外在看出內裏的 骨骼比例,中國傳統人物畫絕少畫人體,人身比例,肩、背、腹、膝,都要藉衣紋「線描」顯示出來,人物畫中的「線描」可謂「畫中的語言」。

對於人物畫「線描」的描法所涉及的筆法,早在十六世紀的明朝,就有人注意到,把它歸納成一套「描法」,到十七世紀明末,汪珂玉寫了 一部《珊瑚網》,這是一部鑑賞書畫的著作,在書後又附了「畫繼」、「畫評」、「畫法」等篇,在「畫法」中提到有所謂「古今描法一十八等」。

清朝的《四庫全書》把《珊瑙網》收入,從此之後成為畫學重要文獻,廣為流傳,《珊瑚網》中「畫法」篇 之「古今描法一十八等」其疏謬之處未加校正,人云亦云,多年來未能究其原委,現在想就這個問題來作一次檢討,對我們古代傳承的文化,藉此有更深入的認識。

二、 「十八描法」的傳播

《珊糊網》成書於明、崇禎十六年(1643),第二年明朝敗亡,滿清入關大興「文字獄」之後認為可讀之書都編入《四庫全書》。《珊瑙網》也入「四庫」,其中附錄於「畫法」篇的「古今描法一十八等」,經過《式古堂書畫彙考》、《佩文齋書畫譜》、《芥子園畫譜》、《繪事雕蟲》、《夢幻居畫學簡明》反覆轉載,清末又有王瀛作十八描法圖譜,此圖又被《點石齊叢 畫》轉載,到民國以後《馬駘畫譜》、《古佛畫譜》也畫出十八描法圖譜,此後凡是論及人物畫法者,無不講述 「十八描法」。

首先將汪珂玉在《珊瑚網》中所刊載的「古今描法一十八等」根據張鈞衡《適園叢書》的刊本錄如下:( 參閲附圖一)

古今描法一十八等:
高古遊絲描:十分尖筆如曹衣文
琴弦描:如周舉類
鐵線描:如張叔厚
行雲流水描
馬蝗描:馬和之顧興裔類,一名蘭葉描
釘頭鼠尾描:武洞清
混描:人多描
撅頭描:禿筆也馬遠夏珪
曹衣描:魏曹不興
折蘆描:如梁楷尖筆細長撇捺也
橄欖描:江西顏輝也
棗核描:尖大筆也
柳葉描:吳道子觀音筆
竹葉描:筆肥短撇捺
戰筆水紋描
減筆:馬遠梁楷之類
柴筆描:麄大減筆也
蚯蚓描

民國初年黃賓虹、鄧實兩位先生,認為「歐美東漸,舊有之學不振,美術之學環球所推」為了提倡美術,叢集美術著作為《美術叢書》,在當時是收錄最廣泛的一部叢書。《珊瑚網》 「畫法」所錄「古今描法一十八等」 也被收入這部叢書二輯一集,編者鄧實在文後跋稱:

汪氏書自明至今,皆藉傳寫流傳,故譌字不尠,餘復借得芙川張氏味經書屋舊藏本,對勘是正數十字,其有明知其誤,無可比校者,姑仍之,鄧實記。 ( 註一)

在《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卷六,子部一五,藝術類二,也見到對汪珂玉《珊瑚網》有以下的記述:

畫跋之後附以畫繼、畫評之類,皆雜錄舊文,掛一漏萬(註二)

又見余紹宋編著《書畫著錄題解》中記述:

畫繼、畫法、半屬偽籍,且雜亂無次,殊不足存,四庫已言之矣。(註三)

從以上這些說法看《珊瑚網》的「古今描法一十八等」,並非汪氏創作,而是抄自別人的,究竟抄自何人,應該推向更早的著錄文獻去追査,萬曆年間(1573 – 1620 )周履靖撰《天形道貌》,其中也有「十八描法」的記述,( 參閲附圖二),經過比對之後,竟發現有共同的疏誤,這是否顯示《珊瑚網》的「十八描法」是抄自《天形道貌》的。據俞崑編著《畫論類編》說:

《天形道貌》一書雖有《夷門廣牘》本、《叢書集成》本,內容係雜抄成說,並無發明,明人著多犯此病。(註四)

原來《天形道貌》也是抄襲別人的,那麽這「十八描法」是出自何人之手呢?筆者在台灣幾乎翻遍了畫史方面的書籍,沒有得到答案。

1982年閱讀莊申先生的大作《馬和之研究》,文中提到「蘭葉描」,稱:

鄒代中的《繪事指蒙》書中,也列有此一名目。(註五)

《繪事指蒙》是甚麼書?查閲余紹宋撰《書畫書錄題解》,在卷十一,「未曾得見」的書目中列出:「繪事發蒙一卷,明鄒德中撰」,但是與莊申先生所引述的作者與書名都有一字之差,兩書很像似一部書,就此展開向各圖書館査書,經過了一年的時間,沒有結果,當時尚沒有電腦網路,耗費很多時間。莊申先生任教香港又無法當面請教,最後友人赴港帶信,請 教《繪事指蒙》的出處,不久莊先生回中央研究院工作始得晤面,承蒙出示《繪事指蒙》複印本,始得見到尋找多年的書。《繪事指蒙》是1959北京中國書店出版,作者為鄒德中,前有己巳年張春序,己巳是明、正德四年(1509 年),書前沒有編列目次,也不分章節,隨手劄記好像是工作手冊,所記多為特定名詞。

經過比對發現《天行道貌》、《珊瑚網》中的描法,都是出自這部書,只是《珊瑚網》稱為《古今描法一十八等》,《繪事指蒙》則是《描法古今一十八等》,「蘭葉描」是《珊瑚網》 增加,原《繪事指蒙》並無「蘭葉描」名稱。現在原始資料既已出現,就針對《繪事指蒙》所列「描法古今一十八等」(參閲附圖三)來分析檢討。

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的分析

首先將鄒德中《繪事指蒙》中「描法古今一十八等」,依原有次序列出,逐法討論如下:

1高古游絲描:十分尖筆如曹衣文。

東晉顧愷之寫《女史箴圖》所使用的筆法,後人稱讚如「春蠶吐絲」,這種線型,一直到隋唐時代,人物畫的「線描」大約不出這種遒勁細筆的範圍。宋、趙希鵠在《洞天清祿集》 中說:

孫太古,蜀人,多用游絲筆作人物,而失之軟弱,出伯時下,然衣褶宛轉曲盡,過於李。(註六)

清、方薰《山靜居論畫》中說:

衣褶紋如吳生之蘭葉紋,衛洽之顫筆,周昉之鐵線、李龍眠之游絲,各盡其致。

唐、張萱《漢宮圖》 圖中仕女 各盡其態,衣褶作游絲文,元趙松雪《倦繡圖》仕女作欠伸狀,豐容盛鬋,全法周昉,衣描游絲文。(註七)

游絲描的線型,從公元五世紀兩晉南北朝,一直傳到十六世紀,晚明人物畫大家陳洪綬,都是使用這種筆法。

2琴弦描:如周舉。

如果依照字意,琴弦應該是筆直的平行線,我們無法得知周舉是何許人,琴弦描在鄒德中撰《繪事指蒙》之前,周舉也沒有見諸文獻記載,從歷代畫蹟觀察,人物畫中出現平行線 衣紋,可能是指盛唐仕女畫,窄袖長裙的穿著,在唐永泰公主墓壁畫,和敦煌石窟唐代供養人的服飾,都曾有用細筆中鋒的筆法,描線有力而平勻,有很明顯的垂直平行線。筆直而朗潤的線描,似乎符合琴弦描的原意,應該這就是所謂琴弦描了。

3、鐡線描:如張叔厚。

是一種柔中帶剛的中鋒筆法,也是屬於健勁的線型。唐、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說:

尉遲乙僧,于闐國人 畫外國及菩薩,用筆緊勁如屈鐡盤絲。(註八)

所謂屈鐡盤絲,似乎就是鐡絲或鐡線的意思。明、詹景鳳撰《東圖玄覽編》中記述了很多有關鐡線描的筆法:

吳道子《班姬題扇》 衣折鐵線兼折枝。
韓幹《十六馬》牧馬長幼三人 … 衣折鐵線兼折枝。
貫休寫《渡海羅漢》衣折鐵線兼玉著
李伯時《九歌》白描長三丈餘,高一尺五寸餘,紙墨精妙如新,衣折用鐵線描(註九)

此外,明、吳其貞《書畫記》及清、方薰《山靜居論畫》也都有鐡線描的記述。

4、行雲流水描。

依字意解釋是用行雲流水的筆法畫衣紋,這應該是流暢的線型,富有飄逸動感的線描。元、夏文彥《圖繪寶鑑》記述:

李公銹作畫,多不設色,獨用澄心堂紙為之,惟臨摹古畫絹素著色,筆法如行雲流水。
武宗元長於道釋,造吳生堂奥,行筆如行雲流水。(註十)

民國六十六年(1977年),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曾舉辦「晚明變形主義作品展」,其中有丁雲鵬《掃象圖》, 在故宮博物院出版的專輯中,對丁雲鵬《掃象圖》有如此記述:

本幅樹石畫法與設色,均受文派之影響,畫極工細、衣紋用行雲流水描。(註十一)

5、馬蝗描:馬和之,顧興裔之類。

汪珂玉撰《珊瑚網》所載之「描法古今一十八等」,在馬蝗描之後自行加增了 「一名蘭葉描」,原《繪事指蒙》並沒有「蘭葉描」這一名稱。 馬蝗又為何物,馬蝗應該就是「馬蟥」 俗稱「馬鼈」據《古今圖書集成》禽虫典記載:

水蛭一名「至掌」,一名「馬蛭」,汴人謂大者為「馬鼈」,腹黃者為「馬蟥」。(註十二)

美術史家莊申先生著《馬和之研究》,曾就故宮博物院所收藏馬和之作品《閒忙圖》用筆之法作了分析:

就衣紋本身而言,作者所施的壓力,既是有所輕重,因此線條在空間所留下的形態,也就有所粗細,同時由於他們所引起的效果(力的感覺),也就因此而有所強弱。如果根據這些線條的起伏,頓挫,以象徵蘭葉的曲折褶卷之形,實可認為,汪珂玉所予的「蘭葉描」三字對馬和之的衣紋用筆而言,本是最適合的好名稱。(註十三)

馬蝗描的用筆綜合來講,是用中鋒,有輕重起伏頓挫的線描,它的線型形成兩端尖而中間肥形如初生蘭葉。

6、釘頭鼠尾描:武洞清。

關於武洞清,據元、夏文彥《國繪寶鑑》記載:

武洞清,長沙人,父岳,學吳生,尤於觀音得名天下,其子圭,有父風,描象手面作極細筆。(註十四)

這其中並沒有談到武洞清作畫的筆法。較晚的文獻中雖然提到「釘頭鼠尾」,但沒有專指是武洞清的筆法。明、簷景鳳《東圖玄覽》說:

貫休《十二高僧》用鐵線兼釘頭鼠尾。(註十五)

明、吳其昌《書畫記》說:

梁楷《白描羅漢》人物皆為釘頭鼠尾。(註十六)

清、謝堃《書畫所見錄》中說:

冷枚仕女,其鉤勒處有釘頭鼠尾之雅。(註十七)

所謂「釘頭鼠尾」是甚麼樣的線描,美術史家李霖燦先生,在他的論文《宋人松岩仙館》中曾談到:

這項線條畫法特徵,在於以重筆始,以輕筆終,起筆時斜壓而下,圭角儼然似釘頭、收筆時悠悠提起,曼細婉延似鼠尾,所以在技法上稱之為釘頭鼠尾。(註十八)

所謂「起筆時斜壓而下」,是指在起筆時用的是側鋒,才可以斜壓而下,那麼「悠悠提起」,是指在提起時又用了中鋒。可推知此一描法是側鋒起筆,而以中鋒收筆,當是側鋒兼中鋒的筆法線描。

7、混描:人多描。

「人多描」有兩種解釋:一種所指是畫家,意是指很多畫家都使用這種描法;另外一種所指是畫中人物,如果畫中人物眾多時,就用這種描法。這兩種解釋都沒講出「混描」是怎樣描法,畫史文獻也未見有人討論過,我們只有憑空臆測,如果除了以上兩種解釋之外,再想到的,便是筆法的混合,例如側鋒與中鋒的混合為「釘頭鼠尾」,如果側鋒的潑墨畫法,和中鋒的細筆,兩種線描可以混合的話,梁楷《潑墨仙人》不就是這個例子。先用淡墨細筆鉤勒出衣紋陰陽向背,再用大筆,先沾淡墨,後沾濃墨,用側鋒,依衣紋轉折寫下,顯出墨色浪淡明暗,人物頭、面、手、足,仍由線描鈎勒,衣紋則屬潑墨,顯出無限墨趣,這種就是筆法的混合。

8、撅頭釘:禿筆也,馬援,夏圭。

首先我們發現了一個很明顯的錯誤,馬援是東漢人,世稱伏波將軍,不是畫家,如果猜得不錯,可能是馬遠之誤。

撅頭釘,在《天形道貌》寫成「撅頭釘描」,在《珊瑚網》又寫成「撅頭描」,後人也有誤成「橛頭」的。
撅是撅斷,橛是木橛,兩字偏旁不同,字意也不相同。撅斷頭的釘子,是上寬下尖的形狀,在元、夏文彥《圖繪寶鑑》中說:

趙光輔,太宗朝畫學生,工畫佛道人物,兼精番馬,筆鋒勁,名刀頭燕尾。(註十九)

「刀頭燕尾」是否就是「撅頭丁」,有待査證。至於「撅頭丁」、「撅頭釘描」、「撅頭描」均未見畫著錄記載。

9、曹衣描:魏、曹不興。

曹不興為三國時代東吳畫家,孫權「誤筆彈蠅」故事,畫史傳為美談。並非「魏」人。

曹衣描顯然是指「曹衣出水」而言,這種衣紋特色稠疊緊皺,充份顯示人體,好似身著薄衫自水中出現,畫法源於犍陀羅美術,又深受印度佛畫影響,以時代考察,當以北齊曹仲 達為是。

這種描法的用筆,無疑也是中鋒細線,與高古游絲描為同一線型。

10、折蘆描:如梁楷尖筆細長撇納 ( 捺)也。

在「描法古今一十八等」之中,折蘆描的解釋比較清晰,不但說出筆法,也舉出代表畫家。

明、詹景風《東圖玄覽》也提到梁楷《虎難三笑》就是用折蘆描筆法。這種折蘆描的線型是用長鋒尖而細的畫筆,中鋒直落,融合書法中撇捺的筆法,轉折時以細筆收尾,寫出形似折下蘆葦葉的線描。

11、橄欖描:江西顏辉也。

顏輝(一作暉)字秋月,江山人。余紹宋編《畫法要錄》二篇說:

顏輝為江山人,江西當為江山之誤。(註二十)

顏輝作品見於《唐宋元明名畫大觀》第一五五,一五六圖《蝦蟇李鐡拐像》是用大筆中鋒,行筆頓挫,回鋒之處又略作迴旋,線描呈橄欖狀,兩頭尖中間寬的線型。

12、棗核描:尖大筆也。

棗核描,未見於畫史著錄。棗核與橄欖形狀相似,棗核較橄欖形狀小而已,何故分為兩種描法,未見說明。

13、柳葉描:如吳道子觀音筆。

試取柳葉一片觀察,依然是兩頭尖中間寬,只是較棗核及橄欖較長較寬而已。

至於吳道子是否畫觀音用柳葉描,一時無法找到例證。清、厲鶚《南宋畫院錄》中說:

馬和之《九錫團》人物衣褶用柳葉法,蓋效長康,吳道子為之。(註二十一)

明、吳其貞《書畫記》中又說:

顧長康《洛神圖》人物不上寸,畫法高簡,沉著古雅,與夫山石樹木,皆作柳葉紋,是為神品之畫,然非顧長康,乃吳道子筆。(註二十二)

顧愷之《洛神圖》,吳其貞稱是吳道子筆,原畫為美國福利爾藝術館收藏,經專家考證為宋人摹本也並非吳道子手筆。

14、竹葉描:筆肥短撇納(捺)。

竹葉與柳葉形狀幾乎完全相同,文獻著錄未見有竹葉描的記述,這種兩頭尖中間寬的葉形與橄欖、棗核的形狀一致,只是大小長短不同而已,何故分出眾多描法而實際又屬同類線 型,頗不可解。

15、戰筆水紋描。

所謂「戰筆」最先見於畫史者,為隋、孫尚子。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記述:

孫(尚子)善戰筆之體,甚有氣力,衣服手足,木葉川流,莫不戰動。(註二十三)

戰動應即是顫動之意。宋、米芾《畫史》與元、夏文彥《圖繪寶鑑》都有戰筆記載,若是執筆顫抖,所畫出線描形式,一定是曲線較多,如果因為執筆不穩而顫抖,那就無法表達筆意了,有筆意的顫抖必須是執筆穩健,腕力均勻,使得線描的彎屈有一定的頻律,才可以充份表現戰筆的筆法。

16、減筆:馬遠、梁楷之類。

減筆當是減略之筆,中國繪畫以意為重,筆法減略而畫意週全,是為上乘,任何一種線描都可以減,也可以繁,減筆繁筆與線描本身並無關聯。它不是描法,也不是線描筆法,而是衣紋結構,《天形道貌》和《珊瑚網》都寫成「減筆描」更難解釋。

17、柴筆描:麄(粗)大減筆也。

        柴,可釋為木柴,柴與筆是不同 的兩種東西,免強解釋成:像似木柴一樣的筆法,《天形道貌》稱「枯柴描」,想像中這種線型必然是粗獷筆法,行筆急速偶現飛白,狀似枯柴。

例如:《唐宋元明名畫大觀》第六十二 ,六十三圖,梁揩《六祖圖》的筆法。

18、蚯蚓描:

線描像似蚯蚓,明、詹景風《東圖玄覽》稱為「曲蚓」。應該是用中鋒筆法,行筆速度平勻,富於屈曲肥壯的線型。

四、「描法古今一十八等」的檢討

《繪事指蒙》中的「描法古今一十八等」,對於人物畫的衣紋用筆,雖然提出十八種描法,實際上對人物畫法,只是做了一次筆法統計。《繪事指蒙》好像是師父教徒弟時,徒弟随手紀錄的筆記,例如:在《繪事指蒙》第七頁講:「羅漢分四等:四唐中國像,四梵西天像,四老,四少」,第十頁講:「畫禽鳥有飛鳴宿食、理毛,六鶴,八雁,九鷺」,並未講出畫法。無論寫作動機為何,在我們看來這本書資料不夠完整,後代人讀來有些盲然,它雖是一部古老的著作,然而一般讀者只知道一些名詞而已, 所以流傳不廣,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這本書,現在謹將見到的一些問題,提出檢討:

描法之二: 「琴弦描如周舉類」

我們在畫史找不到周舉這位畫家,很可能周舉的姓名有誤。如琴弦描果然是指盛唐仕女窄袖長裙的穿著,擅於這類畫法的畫家周姓有兩位,一是周昉,一是周文矩。若以「撅頭丁」 這一描法曾將馬遠誤成馬援,是「遠」與「援」讀音相近而生誤,周文矩的「矩」與周舉的「舉」也是讀音接近,因此我們有理由懷疑,把「周文矩」 誤寫成了「周舉」,並非不可能。

線描同一類型而名稱不同
「橄欖描」、「棗核描」、「柳葉描」、「竹葉描」,它們都是兩端尖尖的線型,除了大小長短不同之外,《繪事指蒙》也說不出有何不同,這些描法的代表畫家是誰,代表作品是那件, 我們便很難認可這些說法。

描法之七:「混描,人多描」

這種「人多描」的解釋是畫中的人物,還是作畫的畫家?令人摸不到邊際。我們解釋為筆法的混合,並且也找出代表作品,但是「人多描」仍是令人難以會意。

描法之五:「馬蝗描」

「馬蟥」、「馬鼈」是北方方言,「馬蟥」又寫成「馬蝗」很容易被誤為蝗虫,令讀者有了誤解,認為是「螞蚱」,「蝗虫」指類似蝗虫的線描,至於從未見過「馬蟥」的人,只有亂 猜,豈不是治絲益棼。

「減筆」與「柴筆」

「粗大減筆」就是柴筆,既然兩者相同,又何必另立名目。這些描法似乎有一種湊數目的感覺,必須湊足十八描法之數,經過分析檢討,如果從筆法運用著眼,歸納起來也不過六 種而已:

1. 細筆中鋒的筆法:包括「高古游絲描」、「琴弦描」、「鐵線描」、「曹衣描」。
2. 粗筆中鋒的筆法:包括「戰筆水紋描」、「蚯蚓描」。
3. 粗筆兼細筆中鋒的筆法:包括「行雲流水描」、「馬蝗描」、「橄欖描」、「柳葉描」、「折蘆描」。利用提、按、頓、挫的筆法,線描有起伏變化效果。
4. 側鋒筆法:包括「撅頭丁」「竹葉描」。
5. 側鋒兼中鋒筆法:包括「混描」、「減筆」、「釘頭鼠尾描」
6. 側鋒兼逆鋒筆法:包括「柴筆描」。

五、結語

中國人物畫是以線寫形,人物畫筆法的發展,是由簡入繁,自寫形轉入寫意,線描的形態由靜而動,漸漸形成多元筆法。

杜學知先生著《繪畫原始》認為 中國繪畫中線描的發展,是由「輪廓時期」進入「有筆時期」最後達到「筆墨具備時期」。(註二十四)

用簡練的筆法,多元化的線描,寫出繁複的畫意,是中國人物畫特有的表徵,線描是形象的提煉,也是畫中的語言。不同的畫意,用不同的線描表達,明、鄒德中撰《繪事指蒙》, 收集古往今來,人物畫所使用過的描法,是一種空前的做法,雖然經過傳抄校對不週,出現一些疏誤,但是在當時重文輕藝的時代裏,出版這樣著作也是難能可貴的。

我們認為對傳統技法的傳承並不是盲目的接受,經過分析檢討之後,再作進一步的研究,使得中國繪畫的理論技法,從古老的文獻史料中顯現光輝,它們並不陳腐,如何接受這些! 文化遣產,付於新的生命力,確是當務之急的事。

註釋:
註一、見《美術叢書》二集一輯,台北藝文印書館出版。
註二、《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清乾隆四十七年敕撰,民國間遼海叢書社排印。
註三、余紹宋撰《書畫書錄題解》,台北中華書局出版。
註四、俞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出版。
註五、莊申著《中國畫史研究》,台北正中書局出版。
註六、同註四所揭書。
註七、同註一所揭書三集三輯。
註八、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之一,見《津逮秘書》第七集,上海博古齋影印本。
註九、同註一所揭書,五集一輯。
註十、元、夏元彥《圖繪寶鑑》,台北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本。
註十一、台北國立故宫博物院出版:《晚明變形主義畫家作品展》。
註十二、參閱《古今圖書集成》禽虫典第一九二卷水蛭部。
註十三、同註五。
註十四、同註十。
註十五、同註九。
註十六、明、吳其貞《書畫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出版。
註十七、清、謝堃《書畫所見錄》,見虞君質編《美術叢刊》第三冊,中華叢書版。
註十八、李霖燦著《宋人松岩仙館〉,見大陸雜誌二十二卷二期。
註十九、同註十。
註二十、見余紹宋編《畫法要錄》二篇,台北中華書局出版。
註二十一、清、厲鶚《南宋畫院錄》見《美術叢書》四集四輯。
註二十二、同註十六。
註二十三、同註八。
註二十四、杜學知著《繪畫原始〉,台灣學林出版社出版。





-- 原文刊於工筆畫學刊第五卷四期,200010月出版。


十八描法之檢討之附圖一 十八描法之檢討之附圖二 十八描法之檢討之附圖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