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論中國傳統人物畫鑑賞之道

朋友知道我畫人物畫,想請我畫像,畫像非我所長,敬謝不敏,在我所學習的傳統繪畫領域,人物畫與人像畫有別。畫人像從前稱畫「影」, 是專指為已故祖先繪製影像而言。是為祭祖時必先懸「影」,在世的人很少畫像,前清皇室人物有很多畫像流出,稱為「行樂圖」,與現代人拍攝生活照片意義相同,畫「影」的技術,從照像機普遍流行之後,就沒落了。

 畫「影」的技術,必要求真而切真,與所畫之人分毫不差,故又稱為「寫真」。繪畫是供欣賞的藝術作品,形像之外,尚有傳情達意的「象外之象」,具有品鑑審美價值。老畫家齊白石論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這種「不似之似」的理論,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也就是「象外之象」,那種傳情達到神似。人物畫所表現的神情風貌,內在氣質又必須藉形似呈現,因此有必要先論形似再談神似。

論形似則不得不談傳統技法,依傳承的技法程式:畫樹有畫樹程式,畫石有畫石皺法,畫人物的程式簡言之是用墨線勒,所謂:「以線造型」。程式口訣:「頭分三停五眼,肩兩個頭寬,一手捂住半邊臉,行七坐五盤三半」,三停五眼是指面孔從髮根至兩眉為一停,從眉至鼻準為一停,從鼻至下頦為一停,共為三停,是面孔長度。面孔寬度是兩耳之間為五隻眼睛寬,一隻手掌是半個面孔的大小。

人物體態的程式訣:「身分腰膝肘肩,後看肩有多寬,再看下突出是腹,肚下至膝兩頭度,再從下數是腳跗,面看腹欲出,側看臀必突」。

清、沈宗騫在《芥舟學畫編》中說得更為具體:「周身骨骼,要從衣外看出,何處是肩,何處是肘,何處是腰,骨骼部位總無二致,作衣紋時須知此一筆是寫其肩,身之正側俯仰,及雙手或上或下,皆於此定,肩即定矣,次及雙手,後及袖口,袖口之上要知此一筆是寫其臂彎,又一筆是寫其肋,則自肩及手之筋胳亦於此定,次及其腹則體之肥瘦,勢之偏正定焉,後及兩足屈或伸,開或並,先從腰下落筆。人物畫以骨幹為主,骨幹只須以筆墨寫出,筆墨有神,則赤設色之前,天然有一種應得之色」。

人物畫並不是看一眼畫一筆那種對人體寫生,也不是依人體解剖學來作畫,傳統人物畫是從衣外看人體形態,這種隔皮看瓤是與中國餅包在皮內和西方「比薩」餅擺皮外面思想不同,人物藉筆墨發揮傳神效果,從衣外看人物姿態與西方畫裸體意義又不同。

「以形寫神」傳神之論到南齊謝赫的《古畫品錄》中又提出畫有六法:一、氣韻生動,二、骨法用筆, 三、應物象形,四、隨類賦彩,五、經營位置,六、傳移模寫。

氣韻也即是神韻,人物畫必須傳神,氣韻生動的生動,不是畫家一時興起那種激情,信筆揮灑。清、鄒一桂在《小山畫譜》中說:「畫有二字訣:曰活曰脫,活者生動也,潑字不如活,活可以兼潑,潑未必皆活,潑而不活則墮入惡道」。氣韻生動是畫家自有的生氣,自然流露於墨之間,也就是神韻的流露。正如謝赫在《古畫品錄》中對衛協的人物畫評論:「雖不該備形似,而妙有氣韻」。

人物畫在「以形寫神」「以線造型」的前提之下,不可諱言,從事人物畫創作,必先精煉用筆寫線。六法之二是骨法用筆,骨法應釋為骨幹、骨架,用筆寫線組構傳神的人物作品。六法之三是應物象形,這是畫家審視外界的感受,經過概括提顯現繪畫之中。六法之四是隨類賦彩,傳統繪畫用墨視同賦彩,有墨分五彩之說,且不受光影束縛,畫家對物象本身作理性的分理,認為物象有應得之色,與日光照射變幻無涉。六法之五是經營位置,由於不受光影限制,也不需焦點透視,傳統繪畫隨處佈置,採散點透視經營畫面,疏密遠近互相呼應,咫尺千里在同一圖中出現。六法之末是傳移模寫也,人均解釋為臨模,此法係針對人物畫創作而言,依傳承技法程式以頭度量身材體位,並非面對人體寫生,以骨法用筆求得氣韻生動,此種以頭度量全身求得者正符合「不似之似」的原則,每一構圖必經多次修正,所謂「九朽一罷」,此其間必須以傳移模寫方式訂修缺失,最後落墨一氣呵成,自模自稿以為修訂,豈可釋作臨模他人作品,誤導大眾以為人物畫均為臨模作品因而鄙視。

文化大革命要求繪畫為政治服務,「不似之似」無法滿足政治宣傳需要,於是人物畫要求極似,不惜以西畫改變國畫,聘請外籍人士教授畫法,放棄毛筆勒,改用木炭畫人體寫生,若反對素描即反革命,改革開放以後成年畫家素描基礎雖好,卻欠缺筆墨功夫,無法默寫一幅完整人物畫,必先作木炭素描寫生,再以素描作底稿臨摹,雖使用中國紙筆,仍不減西畫口味。雖然西畫視覺效果光影俱全,缺乏畫家心性,傳情達意的技法語言,思想的內涵和情感的展現。「不似之似」、「以形寫神」、「氣韻生動」這些言論所得答案:人物畫不是寫真,更無須畫得與真人分毫不差,如何精煉筆作線,寫出傳神人物,「以形寫神」之神比形重要,人物畫只問是否傳神,不必追問所畫何人,是今人是古人?是那個時代的服裝? 一再追問這些問題,令人遺憾。



-- 原文刊於工筆畫學刊第43期,201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