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繪畫,習慣上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兩類,認為畫得工細的是「工筆畫」;畫得縱放的是「寫意畫」。更有人認為畫得慢費時間的是「工筆畫」;畫得快省時間的是「寫意畫」。依照美術大辭典的解釋是:
l 「工筆:中國畫中,屬於工整細緻一類的畫法,與寫意對稱。」
l 「寫意:中國畫中,屬於縱放一類的畫法,與工筆對稱。要求通過簡練的筆墨,寫出物象的形神,來表達作者的意境,故名。」
工筆和寫意,從形式上看來,似乎是有粗,細,快,慢之分,但在藝術體裁和表現手法來看,它們並沒有高下之別,應該是各有其優點,同樣也各有其侷限。
「寫意畫」難得形似;「工筆畫」難得神似。難得,並不是不能得到,有功力的畫家,自能優游於法度,而不為法度所囿,無論運用工筆重彩,或是水墨寫意,都能達到狀物傳神的創作要求。
「工筆畫」和「寫意畫」,儘管手法不同,以形寫神的基本精神則是一致的。至於運筆的快慢問題,也不是絕對的,藝術的創作,應該要從作品構思開始到完成,從整個過程來看,「寫意畫」並不一定就快,「工筆畫」也不定就慢,我們不應該把快慢問題,片面化,絕對化。
繪畫藝術不能沒有技法,有好的構思,沒有相應的技法,無法寫出物象的形神,也就無法完美的表達畫意。如何鍛練繪畫技法,使其心,手,眼的一致,培養造型能力,達到得心應手的純熟程度,「工筆畫」就是鍛練這些基本技法的最佳途徑。
中國畫家繪畫的創作,在程序上,一向是先有形,然後再設色,形與色是分開的。形是靠筆墨表現;色是輔助筆墨表現的不足。如果筆墨足以表達畫意,既使沒有敷色,同樣可以獲得欣賞者的會意。
任人皆知竹是綠色,中國畫家卻用黑色的墨畫竹,或用深藍色的「花青」畫竹,甚至用紅色的硃砂畫竹,欣賞的人照樣可以領會畫意,並不認為朱竹墨竹有何不妥。因為中國畫家使用傳統毛筆所寫的竹並不寫實,這正是美術大辭典中所說的:「通過簡練筆墨,寫出物象的形神。」
「工筆畫」雖然是工整細緻,但是也不寫實。仍以畫竹為例,在「工筆畫」中,竹有「雙鉤」畫法,竿、節、枝、葉,通過筆墨細心鉤勒,然後填入「石綠」,也可以填入「硃砂」,用「泥金」鉤勒葉脈,這些都不是竹子在田野生長的本像。除此之外,「雙鉤」竹也有不設色的畫法,稱之謂「白描」。欣賞者面對這些硃竹白竹,一樣可以會意。
基本上中國畫家使用傳統毛筆所寫作的繪畫,包括「工筆畫」在內,都是用寫意的手法,若硬說寫意的對稱是工筆,就不如說寫意的對稱,是寫實,工筆的對稱是縱筆,更為貼切。
中國繪畫無論是屬於工整一類的「工筆畫」;或是屬於縱放一類的「寫意畫」,同樣都是使用寫意的手法造型,有了「得意」的造型,通過筆墨,寫出物象形神,表達作者意境,才能獲得「會意」的欣賞。中國繪畫的審美趣味在於:「寫意」的手法,「得意」的造型,和「會意」的欣賞。
「一個民族,光靠過去,就沒有將來,可是一個民族,如果完全和他的祖先脫離關係,也就沒有希望了。」
繪畫要不停的創作才有將來,創作若完全脫離了傳統,信手塗鴉,也就看不出它的希望在那裏。一位成功的畫家應該具有紮實的技法,傳統的繪畫技法蘊藏於「工筆畫」中,從事繪畫創作,是沒有近路可抄的,只有誠意的接受鍛練,才能經得起考驗。
刊登於民國八十五年,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訊之中研隨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