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朋友到台北來觀光,問我甚麼地方最值得一看,必定說是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因為那兒具有現代博物館的標準,無論是書畫文物,都是有系統的陳列。如果是從前在北平,去參觀故宮博物院,一宮一殿的看,一天之內看不完全部展出的文物,必須由中路、東路、西路,分三天看,一天開放一路或兩路,由這宮到那宮,轉彎抹角的要走上很久,所以在北平很多人叫「逛故宮」,一面進宮看室內展出的文物,一面欣賞故宮建築、陳設,體會一下古代皇帝的威儀。
北平故宮,殿外陳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大金缸,幾乎每個宮殿外面都擺列著一對或兩對,缸口的直徑大約有三公尺,缸是銅胎外面包金,因為金包得很厚,據傳說在乾隆年間有人用刀偷刮缸上的金而被斬了,不知真假,直到後來故宮開放任人參觀,那些銅缸上的包金都還有一條條的痕跡。
這些金缸是做甚麼用的?有人說是宮中「壓勝」之術,據統計宮中金缸總共有三十六隻,正合三十六天罡之數,另有七十二口水井,合於七十二地煞,姑妄聽之,現在無法考察。也有人說金缸是專為儲水消防之用,因為太和殿、乾清宮這些重要的地方,都曾失過火,一旦火起,如果水源不濟後果不堪,於是宮中談火色變,除了重要宮殿設置消防水缸之外,訂出種種消極防火措施,以防萬一。據說前清朝臣每天早朝,都在天亮之前,要提著燈籠上朝,但不准用紙燈籠,因為怕著火。
故宮的大金缸有多重估計不出來,在抗戰末期日本軍閥發動「大東亞戰爭」,最後要北平的老百姓獻銅,把家裡沒有用處的銅器捐出來,做軍火原料,警察派出所和里長(當時叫坊長)每個月為了獻銅傷腦筋,最後日木人開始打金缸的主意,僱了很多「排子車」(用兩匹或三匹獸力拖拉一部車),大平板的「排子車」面積比卡車還大些,每車裝兩隻金缸,從神武門運出去,在景山西大街排了很長的車隊,三匹騾子拉的大「排子車」拉兩雙金缸還很吃力,趕車的一面搖鞭子一面吆喝,才緩緩起步而行,運到什麼地方去誰也不知道,也沒有人敢打聽,那麼,猜也猜得出,一定又是獻銅。大家看著乾瞪眼沒辦法,金缸獻銅之後大約沒有多久就抗戰勝利了。
有一次又去故宮看畫,順便走了一趟「中東路」,金缸仍然無恙在原地擺著,後來才知道,金缸又被送回故宮照原樣擺好,有人說日本皇軍再厲害也不能動三十六天罡,那不是找著倒楣嗎?
故宮殿外陳設,除了金缸之外,還有銅獅子、銅麒麟、銅象、鋼鶴、鋼龜、鋼鼎、日圭、嘉量和江山社稷。銅獅子在故宮以筆者印象,屬太和門那一對,鑄造得最精工、最傳神、最偉大,下有漢白玉雕的「須彌座」。
進了太和門是太和殿,太和殿是最莊嚴的地方,一共是十一間大殿,殿前陳設十八座銅鑄的寶鼎。外有兩對銅龜銅鶴,不但鑄作精細而且傳神,尤其是銅龜除了龜背甲之外四隻爪和頭頸,均似我國傳統龍形,等於是一條龍背上加了龜甲。殿角東邊陳列一座日圭,所謂日圭是用漢白玉雕成一個圓盤形,上刻時辰,中心有一垂直銅針,利用日光照射,以銅針現出陰影落入圓盤,可以讀出時刻,猶今日之鐘錶。西邊有一座漢白玉雕成的好似一座方形小涼亭,下面也有「須彌座」,海水雲氣托住,名之為嘉量,記得在故宮周刊第四百七十三期第四版載有清嘉量圖片,下有說明 ..「原存乾清宮,清乾隆仿莽嘉量製,斛斗升合龠凡五,為一器。」如此這座方形涼亭很可能是陳列嘉量的所在。
乾清宮,除了日圭、嘉量之外,還有座「江山社稷」,江山社稷也是一座大型漢白玉石雕,三層方形海水江牙,四面有石欄,海水江牙上一座方形圓頂的亭子,這些代表甚麼,不太清楚。有一次去逛故宮,為了少走冤枉路,在神武門外請了個嚮導,這位嚮導一路之上念念有詞,都是些不見經傳的傳言,他指著這座江山社稷說 .. 『當年乾隆爺有一天在乾清宮睡午覺,忽然間做了一夢,夢中天色大變,出現了很多妖魔鬼怪,想要奪取大清的江山啊!乾隆爺一急可就醒了,心想現在是四海昇平的太平年哪,怎麼有妖魔造反呢?一個人就出了宮,抬頭一看,啊?是你們這些東西啊,原來江山社稷前邊有雕刻的水族,乾隆爺說給我打!太監們把這些水族都給打下來了,您看這些水族都是後補上去的。』口沫橫飛的嚮導到了乾清宮是終點站,講完故事,討到賞錢就請安告退了。
如果有人要問,北平故宮以內所有的殿外陳設最美的是哪一件?筆者認為御花園的一對金象和一對金麒麟最漂亮。
北平故宮御花園,朝南的門叫「天一鬥」,門外一邊一座金麒麟,這一對金麒麟,從頭到尾是赤金色,猜想一定也是銅胎包金的,至今金色未退,太陽光一照,閃閃發光。朝北的門叫「承光門」門外一邊一座金象,作跪伏狀,也是赤金色,看起來光輝奪目。御花園的金麒金象,把帝王之家的後花園襯托得更為富麗堂皇。
離開北平已有三十年,這些足堪玩賞的殿外擺設,三十年來,有沒有遭到類似抗戰時期,日本人強迫獻銅的命運呢?想到此處不禁又為這些可愛的龜、鶴、麟、象 … 憂心忡忡了。
民生報 68,5,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