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唐人畫牛

我國自古以農立國,政府對於農業生產的鼓勵是不遣餘力。談到農業生產,我們會聯想到兩項要件,那就是農田和耕牛,在沒有耕耘機以前,農家主要動力就是牛,牛對於人類的貢獻實在是太大了。

古來文人墨客以牛爲主題的文學作品,非常多,自晉唐以來專門畫牛的畫家也漸漸增多,把它 "耕田養民" "負重致遠" 任勞任怨旳精神,透過藝術家文學家的筆墨,把牛的馴順、堅忍、耐勞的特性大大的發揚了出來。

根據宣和畫譜的記載:晉朝有一位畫家,畫牛很有名,他叫史道碩,他是荀勗和衛協的學生,很遺憾,史道碩所畫旳牛,年代久遠了,沒有傳留下來。到了唐朝,畫牛的畫家多了,有章無忝、韋偃、戴嵩、戴嶧、李漸、張符 其中最有成就的就是戴嵩。

據說戴嵩畫牛飲水,水中有牛的影子,畫牧童牽牛,牛眼的瞳孔中有牧童的影子,不過這些傳說,只是說明戴嵩畫牛很傳神就是了。另外還有一個傳說:從前有人收藏了一幅戴嵩畫的鬥牛圖,畫兩隻牛在互鬥,被一個牧牛童看見立刻指出這幅畫的構圖不合理,牧童說:「兩牛互鬥的時候牛尾夾在兩後腿之間,這樣牛才是正用力的時候,畫上的牛尾沒有緊夾在兩股 之間,是不合理的。」

牛的一舉一動牧童最清楚,雖然戴嵩畫牛畫得那麼好,也還難免有所疏漏之處。台北外雙溪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幅戴嵩所畫的鬥牛圖,讀者諸君不妨親自觀察一下,戴嵩的鬥牛圖是否合理。

在唐朝的畫家中,戴嵩畫牛和韓幹畫馬,同樣都有很高的評價,戴嵩的畫是跟什麼人學的呢?戴嵩的老師是在唐德宗時期政壇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就是韓滉。

韓滉字太冲,長安人,是德宗朝中宰相,兼統六道節制,出爲鎮海軍浙東西兼荆湖洪鄂等道節度使,中書令,封爲晉國公,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音樂家(善於鼓琴),書法能寫篆書草書,能畫人物更善於畫牛。

韓滉在浙江爲官,戴嵩就在他手下做巡官,因爲戴嵩也喜歡作畫,戴嵩畫牛完全得自韓滉。

韓滉的作品傳留下來不多,其中有一幅五牛圖,是一個長卷畫了五隻不同姿態的牛,這一卷五牛圖從宋朝就入了宋徽宗的内府收藏,到了元朝又曽經被趟孟頫收藏,明朝傳到大收藏家項子京手中,清朝入了清宮,畫上有乾隆顯詩和清宮收藏旳璽印,大約是庾子年間傳入民間,目前仍流落大陸。現在我們找到五牛圖的圖片,依次排列,請讀者欣賞。


19780626-圖一
原文刊於豐年社農業週刊民國六十七年六月二十六日。
1978/6/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