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郎世寧畫馬

郎世寧是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供奉内廷的外國畫家,他是意大利米蘭人,19歲那年就做了耶穌會的敎士,在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來到中國。

當時到中國來的外國教士們,每人都有一種專長,有的通醫術,有的懂天文曆法,有的精於鐘表機械,郎世寧是一位擅長繪畫的教士,他有很好的素描基礎,能畫古典派的油畫。

康熙皇帝因爲他畫得好,就留在宮中畫院工作,可是西洋的油畫,皇帝並不欣賞,只好丢下油彩拿起毛筆來從頭學起。郎世寧在康熙朝沒有作品發表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到了雍正元年開始畫了一幅 "聚瑞圖",第二年又畫了一幅 "嵩獻英芝" ,到了雍正六年畫了一個長卷 "百駿圖"  圖中有百匹駿馬,有立有臥,奔跑、涉水、啃草,各有不同姿態,郎世寧能够把西洋重的光影納入國畫,處理得非常協調。

西洋油畫,很少有長卷,這幅 "百駿圖" 長有 776 公分,在構圖上,並沒有鬆弛的感覺。

郎世寧畫馬和唐代韓幹一樣,也是以寫生方式作畫,清宮上駟院的御馬,郎世寧畫過很多匹,其中有一匹名叫 "紅玉座" 的畫得格外精緻。

這位外國畫家在中國住了五十一年,到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在北平去世了,乾隆皇帝待頒了一道諭旨,大意是說:西洋人郎世寧,從康熙年間就到内廷工作,非常勤慎,曾經賞給他三品官的頂帶,現在病故去世了,念他工作這麼多年,都快八十歲了,加恩給他一個侍郎的名銜,並且賞三百兩銀子辦理喪事。

郎世寧死後就葬在北平阜城門外媵公柵欄葡萄牙墓地。


19780123-圖一

原文刊於豐年社農業週刊民國六十七年一月二十三日,第四卷第四期,第十頁。
1978/1/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