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2006年在北京

老爹2006年在北京

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藝文舊談 – 憶雪廬

北平的美術學校,屆指算來不下有四五處,除了國立藝專之外,有京華美專,輔仁大學設有美術系,師大設有工藝系,還有美術職業學校,古物陳列所附設的國畫研究所等等。北平的畫家,有各立門戶謀徒授業,也有湊在一起立案招生的,例如 .. 雪廬畫社,就是由幾位志同道合的畫家所組成的,辦了立案手續,專門教授國置。

雪廬是那一年成立的,已經記不清楚了,在抗戰期中這幾年,雪廬畫社很熱鬧過一陣,大概是人們心情苦悶,轉而來學畫的人多了,我就是這個時候開始到雪廬畫社來學畫的。

民國卅一年,我剛剛讀高中,學校整天搞「大東亞共榮圈」,天安門「開會」,遊行,「掃除英美文字」。那時候,心裡很煩,我家住在北平南長街,和中山公園及中南海,只一牆之隔,常常從西華門轉彎,進中山公園後門去散步,冬天來溜冰,夏天來划船。有一次在春明館看到牆之隔,常常從西華門轉彎,進中山公園後門去散步,冬天來溜冰,夏天來划船。有一次在春明館看到雪廬畫社開畫展,我本就喜歡畫,進去一看琳瑯滿目,幾乎不能相信這些作品竟是出自學生的習作。

看過這一次畫展之後,我決定也去學畫了,衡量了一下學校的功課負擔,決定在每個星期天早晨去雪廬。

雪廬書社在北平西四牌樓北,太平倉對面,武王侯胡同路南第一個門,是由晏少翔和鐘質夫兩位先生合辦的,分山水、人物、花鳥三組授課。

花鳥組是由鍾質夫先生執教,鍾先生名鴻毅,字質夫,夫人都範華女士也是位畫家,鐘先生的老太爺寫一手趙孟頫,專畫石頭,趣味高雅。鍾先生的花鳥以工筆見長,雙鈎沒骨設色清新。

人物組是晏少翔先生執教,晏先生畫如其人,淡雅脫俗,夫人李夢庚女士也畫工人物仕女,十年前在台北市開封街,中華文物館的裱牆上,曾見晏夫人一幅仕女圖付裱,此畫我在三十年前曾臨過一次,印象深刻,不知今屬何人。晏先生的作品在台北中國眼鏡公司見到十二生宵故事冊頁,(今已裱為四條屏,每屏三頁),這十二開冊頁是晏先生住北平黃化門時,給榮寶齋畫的「筆單」,當時我曾在場,每畫成一頁即命我照臨一遍,畫成之後,榮寶齋又請壽石公先生題詞,迄未再見,不想又在台北中國眼鏡公司壁上重逢。

山水組最初是由王心竟執教,後來改由季觀之先生,又改為金哲公先生,再改為季觀之先生,季先生是山東人,山水長於「小斧劈」,曾見為同學改畫,右手握筆,左手燃煙,邊改邊吸,手不停揮。夫人何淑靜女士也是畫家,季先生的山水工於法度,很有宋人的味道。

雪廬的畫風是以工筆為主,認為初學國畫從工筆入手,可以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雪廬書社要求同學在技巧上要多下工夫,避免過早放縱。

雪廬照例在三月間舉行一次畫展,三月正是中山公園的牡丹花季,雪廬的同學們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時節,把一年之中的課業,經過評審之後,參加展覽,展品可以出售,售出之後提取百分之二十作為畫展場租和其他開支,同學們在這一年一度的畫展中,都能有相當收入,足夠一年的學費和紙筆顏料費。因為參展數量沒有限制,凡是通過評審的作品,都可以展出,所以一個人出品二三十幅書是很平常的,每次雪廬畫展,場地佔得特別大。布置一個近千件作品的畫展,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由於場地受日程的限制,佈置會場的時間很匆忙,晏少翔先生在每次畫展之後都說..「唉!開一次畫展,比辦一棚喜事還麻煩!」雖然麻煩,每年一次的雪廬畫展却從未脫過期。

自從中山公園開了一家「集賢山房」之後,雪廬畫展省了不少麻煩,「集賢山房」是一家專門承辦畫展的店,兼做裱畫、代售筆墨畫具,這家店的主人叫魏齊,在北平以製做石青石綠聞名,「集賢山房」專辦畫展他們的生意範圍不出中山公園,凡是展覽會應用的東西應有盡有。同學們最感覺頭痛的是裱畫,因為畫棲多了固然花錢多,如果不能出售存放不易,尤其是帶鏡框的畫,更是麻煩,自此以後只需把畫交給「集賢山房」,他們有鏡框出租,既免搬運,花費也不多,非常方便。

雪廬畫展每次都有幾百件畫售出,如果照定價提取百分之二十,除了場租和所有開支除去還可以餘錢,這筆錢畫社並不要,雪廬有個別開生面的舉動 -- 老師請學生。

記得有一年在北海五龍亭擺了五桌酒席,師生盡歡開懷腸飲,吃完了之後一算還沒用完,又玩了一次頤和園,自然是車費,野餐都由畫社請客了,回想起來記憶猶新。

在台灣的雪廬同學有好幾位,常見面的有李景蘭、詹樹義,這兩位都在台北開過個展,另外一位孫季韜現已從商。

有一次在歷史博物館開會,遇到服務嘉義中油公司的馮諄夫先生,馮先生是民初畫家金北樓的門人,攻山水人物,是台灣僅有的兩位湖社畫會會員之一,男一位是金勤伯先生,相談之下,原來馮先生就是與晏先生鍾先生二位聯合創辦雪廬的人,後因赴保定另有高就,山水課改由王心竟先生擔任,在雪廬雖未蒙馮先生教誨,如今竟在台北相遇。

藝壇雜誌三十七期 約於民國 60 5

1.     「筆單」- 就是按照自訂潤例接獲的定件

2.     最近閱讀「大陸去來」一書,作者朱君逸先生稱:「幾位老畫家,像是北京的李可染,南京的錢松岩,瀋陽的季觀之,都挺有名。」知道季先生已經不住在北平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